Newtalk新聞

YIROUYU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YIROUYU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轉型正義與威權統治-從電影《謊言迷宮》討論

    2021.12.08 | 23:21

    《謊言迷宮》這部電影在講述一名少不更事的檢察官Fritz Bauer,他接下了一個沒有人要接的案子-關於曾經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迫害多人的一名納粹如今卻逍遙法外。經過調查後,他發現許多當年為非作歹的納粹正在過著平常人一樣的生活,他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那些納粹能夠如此自在、連懺悔都沒有似地幸福生活著?然而,更令他不解的是,為何身邊的人都忘記了當年威權統治下悲慘的歷史?人們停止了思考、遺忘一切,彷彿築起了沉默的高牆阻擋了最那悲慘的真相公開於眾。 「法律沒有追朔期可恥!真相不公開於眾可恥!不知道這世界可恥!…」Fritz Bauer生在了早已忘卻那殘酷歷史的年代,他激動地說道,而我也被他悲憤的感情所感染。影片中提到了當初納粹對人民的迫害及惡行,然而大多加害者現在卻活得很正常自然,被害者只能躲在暗處與傷痛共存甚至腐爛。這實在是太不正常了!因此Fritz下定決心將真相公布於大眾並還給被害者公道,但在調查中他觀察到許多人是非本意入黨的,因為當時的風氣促使許多人像威權統治低頭,而他的爸爸似乎就是其中一員。 雖然在當時威權統治下部分人員們可能是被強迫入黨的、不照領導指示做事就可能有悲慘的遭遇,但是,被逼迫就是加以迫害他人的理由嗎? 依現實方面"有可能是",因為今天不照上頭吩咐的執行,明天被壓迫的就是自己,自己的家人親友可能會受牽連;依人性方面"絕對不是",因為每個人民都是正受威權統治迫害的人,不應該因為逃避現實而妥協成為迫害他人的幫手,這樣和那些威權統治者有甚麼區別呢?所以對我來說,這絕對不是個正當理由,只是為了逃避、甚至是享受威權統治他人的謊言罷了。因為他們並不會對所做過的事後悔、連懺悔的心都沒有,那麼擁有這樣殘酷心態的人會是無辜的嗎?肯定不是,沉浸在威權、專制下並且變本加厲對待其他人民的他們,必須受到懲罰。而如果沒有轉型正義的想法出現,那麼這些事只會作為前世代的產物漸漸被忽視、遺忘。 如同電影中檢察官所說:「隱藏是毒藥。」,若這些真相沒有被揭發而是被遺忘,那麼這就是國家邁向自由民主的一個阻礙,曾經悲慘的記憶將會深存於被害者的心中,害怕歷史重演;加害者會繼續逍遙,並不覺得威權統治有任何不妥,甚至對威權統治有崇尚的心態。轉型正義的相關法條及概念揭發真相,將加害者拙劣的藉口打破;補償無辜的人民,撫慰受害者的心靈。將過去威權統治完全推翻抹除,除了能更順利推動國家的民主化,在建立人民的信任上也有極大的幫助。 
  • 投書 繁體字?簡體字?

    2021.06.30 | 13:15

    繁體字和簡體字優劣之分是多年以來爭論不休的議題,究竟哪個才是正式漢字字體?兩方的擁護者互不相讓,各自以不同的見解論證繁體字或簡體字的正統,試圖以文字的優越性壓制住對方,然而,繁體或是簡體真的有所謂上下之分嗎?   繁體字 繁體漢字是由清末所制定,經由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依序演化而來,而現今中華民國沿用此寫法。繁體字又稱「正體字」,筆畫繁複,書寫觀感佳,保存了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 由於繁體字體較複雜繁瑣,雖書寫好看但識別普及率低,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了相對繁體更加簡化的文字,而「繁體字」一詞出現就是為了簡體字作區別。目前在港澳地區、中華民國皆使用繁體字進行日常的書寫、辨識。   簡體字 最初賦予簡體漢字合法地位的是在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國,後來在193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國音常用字彙》,其中也收錄了「破體」、「小字」等宋元以來「通俗的簡體字」。而在1935年中華民國其實已試圖採取使用簡體字來提高識字普及率,但由於戰亂而緩行提案。 最終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同為提高識字率而想使用簡體字,因此在1956年頒布《漢字簡化方案》來藉由漢字簡化來掃除中國內文盲。目前簡體字為中國大陸官方字體,東南亞地區如新加坡等皆使用簡體字。   繁簡比較 在字形的部分繁體字較簡體字繁瑣;書寫上繁體字較簡體字花費更多時間;拼寫繁體是使用注音、簡體使用拼音;普及地則是繁體為台灣及港澳地區、簡體為中國及東南亞;觀感上繁體為華美、檢體為簡潔;在延伸想法上,繁體較為陳舊、簡體讓人想到改革;歷史上兩者多年共存至今;意義中同匯集中華文化的精深。 漢字是由書寫工具的改變而演變,而繁體字及簡體字其實一直都是共存著,為了呈現漢字所代表的音意,漢字進行繁化;為了書寫的方便,漢字進行簡化。   在過去繁簡之中最關鍵的索引是以簡化字體為提高識字普及率,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教育普及而非字體的繁簡,身為在台灣一直學習使用繁體字多年的使用者並不會因字體過於繁複而忘卻日常所用的漢字;在識別未學過的字時,我並不會因為它看起來是複雜或是簡單而突然學會它。漢字的學習是要一直累積的,不論漢字是繁體或簡體,兩者都有特定的意義,在不同的方面有各自存在的必要性,我認為只要在平常的書寫、對話及辨識中能夠運用習慣、恰當,那麼兩者並無所謂高低之分。   然而為何依舊有高低之分的爭戰出現?我認為比起說是繁體字和簡體字間的爭議,不如說是國家與國家間的隔閡吧!在平常看習慣的字形中出現了不同字形,第一個想法不會是看到簡體或繁體,而是會認為留下內容的是中國人或是台灣人。因此我認為繁簡之間是沒有純粹的階級之分,繁簡最初的意義只是種書寫的方式,以教育、習慣為底選擇繁體或簡體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兩者並無任何的階級之分,而是它背後的政治、國家紛爭,導致兩者被當作攀比的籌碼,型塑了兩者間似乎真的有賤貴之分。現代許多人也常使用簡體混用繁體進行書寫,在學生時代會被老師糾正,但私底下為了速度或美觀可能還是會使用繁體及簡體,因此我認為繁簡書寫只要沒有造成太大的閱讀困難,兩者是相同地位的。   繁體字?簡體字?使用哪種字體都是在使用漢字,能讀、能寫,皆匯集了中華文化,多年共存至今,我認為只要不提及政治問題,兩者並沒有優劣之分。
  • 投書 疫情猖狂,飲食危機?零接觸外送卻讓人難以下手

    2021.06.15 | 13:57

    疫情大爆發,民眾基於防疫考量多數待在室內,尤其在飲食方面只能依賴於購買外賣。外送人員在外送期間接觸了數不勝數的人,然而無法確保是否在交接時傳染疾病,該如何去減少不必要的接觸避免發生意外?許多外送平台推出「零接觸外送」,這種方案讓民眾不需和外送人員接觸即可取餐、綁定信用卡便有回饋和滿額即可免運費等,有些平台為了避免防疫漏洞也規定強制綁定信用卡,雖然這樣一來不必接觸即可拿到購買的食物,然而還是有需多相關問題依舊令人難以做出綁定信用卡的抉擇。   信用卡綁定信用 若信用卡被盜刷該怎麼辦?據聯合信用卡中心統計,信用卡在前幾月網路盜刷筆數大增約26%,一旦信用卡資料外洩,後續處理繁瑣又心煩,此外,平台的穩定和安全性也是考量的一點,若被駭入有個資洩漏的可能性、系統當機可能會有自動重複扣款等情況發生,這樣高風險的代價讓人望之卻步。 特別擔憂的還有外送員的送貨信用,由於餐點是已付款的狀態,所以餐點送達與否便會造成客戶的顧慮,已付款的食物會準時送達嗎?零接觸送餐那麽餐點會被放在哪裡?餐點失蹤和餐點被隨意置放的新聞層出不窮,不僅可能會遺失錢財、個資,也有可能破壞了一整天的心情,因此零接觸外送依舊讓許多人難以認可。 顧客使用及操作 雖然外送平台本身就有使用上的風險,但是顧客的操作也可能造成一些小意外。最典型的情況是住址「跑掉」,也就是住址錯誤。在未檢查住址的狀況下就點擊購買,若外送員未確認顧客是否有拿到餐,那麼這份餐點可能永遠都無法送達真正的目的地。除此之外,還有未明確的指定餐點放置地點,有時候外送員還有許多訂單要去發送,若未說清楚可能就會有隨地放置,不知餐點放到何處的情況發生。許多問題可能在顧客不知曉的情況發生,但卻會造成外送員及店家的不便,顧客應在下訂單前仔細檢查,避免導致彼此皆不愉快。   許多人們所擔憂的情況,外送平台有提出相關的措施和保證,但風險依舊讓人望之卻步。就身為綁定父母信用卡的我來看,每次使用零接觸外送時依舊會感到不安。上周由於忘記檢查住址就下訂單,導致外送員送錯住址,幸好那位外送員注意到顧客沒有取餐並且不辭辛勞的將餐點送到正確的住址,雖然最後幸運拿回了訂購的食物但卻導致每次點餐都緊張得不得了。此外,看到社群媒體上多起餐點失蹤的新聞後總是讓人思考:零接觸外送究竟是和外送員零接觸取餐,還是和自己訂購的餐點永遠的零接觸?   雖然會感到不安但我依舊使用信用卡來購買外送,因為疫情尚未完全控制住、疫苗也尚未完全普及,人與人之間依舊要避免接觸。現在外送對許多人來說是獲得食物的重要媒介包括居家隔離者等,必須要更住珍惜零接觸外送的機會。因此外送平台員工內部誠信、平台安全等制定要在更加嚴峻,然而也要給外送員鬆口氣的機會;民眾拿到食物的時候依舊要進行消毒,保持警覺,在下單時明確指定送餐位置。台灣人民要協力並肩作戰、彼此將心比心,藉由利用零接觸取餐,一齊渡過疫情艱難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