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黃耀陞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黃耀陞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柯式失言風格?我們如何用六年養出傲慢自大的怪物

    2020.07.24 | 08:45

    台北市長柯文哲於日前接受媒體時訪問時表示,《老人與海》和棒球都非常的無聊,看過程很無聊,直接看結局就好,此言一出,引發社會各界譁然,批評聲浪此起彼落,而隨後柯文哲本人為平息眾怒,也出面澄清,表示「並非覺得看棒球很無聊,而是因為他當醫生時很忙碌,根本沒時間去看棒球。」   這樣的辛辣發言以不只是第一次,甚至次次頻繁到令人見怪不怪,從一開始與失言與鬧場世大運的反年改團體對嗆,吸引萬人按讚;到柯文哲執政中期說「台女素顏上街嚇人」、「30歲台女未婚式國安危機」、「婦產科只剩一個洞」等等歧視女性的發言,引發婦女團體抗議;或是在國際外交與人權議題上的失言「自焚者去河邊」、「香港很無聊,是一個小島」;到最近期,柯文哲因為施政滿意度敬陪末座,就表示「台北市市民人在福中不知福」,開始檢討選民,而不檢討自身施政問題。從過去六都民調最高,年輕人支持度最高的市長,淪落到現在施政滿意度敬陪末座,還反嗆市民。而這樣傲慢的市長,是如何產生的呢?   其實綜觀柯文哲的從政生涯,可以發現,從他出道的初期就不若傳統的政治人物,在發言時小心翼翼,深怕得罪任何選民或群眾,而是透過辛辣發言,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進一步加強自己在選民心中「有話直說」、「誠實」、「政治素人」的形象,用專斷直觀且缺乏對於事物確實的理解就做出批評的發言方式,包裝成為柯文哲本人引以為豪的素人風格;這樣的策略,在一開始,確實有許多民眾買單,認為這就是新政治,就是素人風格,但是隨著柯文哲第二任期的開始,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樣的發言充滿歧視、偏見,甚至可能造成社會對立,所以開始批評柯文哲,但是柯文哲本人則拒絕接受這樣的批評,反批批評者都是網軍;所以在他每次失言之後,不覺得這樣的發言有任何問題,甚至沾沾自喜的認為這就是他的發言方式,選民必須要體諒這樣的發言,否則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正因為這樣扭曲的認知,柯文哲變的益發傲慢自大,就不令人意外了。   「政治不難,找回良心而已」柯文哲已經不是政治素人,也不再是缺乏政治敏感度的新市長,若仍舊習慣以檢討選民的方式來看待對他的批評,認為批評者「都是1450」「都是民進黨網軍」,只會讓自己與年輕、中間選民越來越遠。唯有虛心接受批評,在台北市政上多做努力,而不是整天只想利用市府資源,幫民眾黨選舉、替自己準備2024的總統大選,否則,選民雪亮的雙眼,終究會把這樣失格的政治人物淘汰。 (圖片引自新頭殼 圖:張良一/攝)
  • 投書 當政治剩下口號 柯文哲與民眾黨能走多遠

    2020.07.19 | 17:24

    台北市長兼台灣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被問到民眾黨召開黨員代表大會的問題,柯文哲更直接表示,如果黨代表大會無法如期招開,那民眾黨就「挫咧等」,意思就是,民眾黨目前現有黨員1萬2000多人,而根據政黨法規定,政黨成立後,至少每2年要召開黨代表大會,行使黨員大會職權;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的決議,應有黨員或黨員代表2分之1以上出席並且同意,民眾黨若要符合政黨法的規範,就需要六千多人參與黨大會,而目前卻僅僅只有近2000人左右報名,民眾黨恐面臨滅黨風險。   綜觀民眾黨成立的脈絡與背景,其實我們可以發現,民眾黨會面臨今天這樣的窘境,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在2019年八月成立的台灣民眾黨,是靠著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所累積政治能量與支持者聲量而誕生的新興政黨,民眾黨的存在,更是柯文哲為了在2022年他的台北市長任期屆滿後,繼續延續其政治能量的重要平台,所以在去年八月成立後,立即投入了隔年初的總統及立委選舉,並且與當時輸掉國民黨內初選的郭台銘和過去的泛橘勢力聯合,同時也吸收民進黨內與國民黨內的友柯人士,一改柯文哲過去親綠、友綠的特色,成為各黨派人士的大雜燴,喊出「藍綠推兩邊,民眾放中間」的口號,輸出柯文哲的台北經驗,強調民眾黨無特定的價值立場,而是以民眾意見為依歸,但其實就是放棄過去無黨但親綠的形象,改以「民眾黨」做為新的招牌,希望可以獲得淺綠、淺藍、中間選民或對藍綠兩黨反感的選民的支持,進一步擴大柯文哲的政治能量。   在這樣的企圖與背景下,民眾黨隨即投入2020年的立委大選,並且推派候選人與藍綠競爭,雖然無法拿下任何一席區域立委,但是卻憑藉柯文哲強大的政治聲量,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效果,在全國不分區拿下五席立委,取代時力,成為國會第三大黨,而民眾黨也並不以此滿足,在接下來的高雄市市長補選、崁頂鄉長補選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積極的投入,希望再次擴大民眾黨與柯文哲的政治能量,挑戰2022年各地縣市長及議員選舉,甚至是展望2024年讓黨主席柯文哲挑戰總統大位,因此也可以說,民眾黨之心,路人皆知。   筆者認為,柯文哲與民眾黨最大的問題就是,柯文哲把民眾黨視為延續其政治生命與政治能量的一個工具,民眾黨只是柯文哲取得權力的工具,加上民眾黨因為組成成員異質性高,無法有堅定且明確的核心價值,而且目前民眾黨的多數檯面人物幾乎都是希望透過投靠柯文哲,取得更高的政治權力,缺乏對於政治或台灣整體發展的遠見,簡言之,柯文哲需要民眾黨來發會在立院的影響力,民眾黨也需要依靠柯文哲來爭取選票;因此,在這樣的狀況下,民眾黨成員都有自己的算計與考量,不是真心透過組黨來實踐他們對台灣的理想,是各懷鬼胎的政治投機主義者,而另一方面,柯文哲本人卻也不是真心想透過組黨,集眾人之力來改變台灣社會,而是把民眾黨當作維繫並傳達其政治能量的工具,例如:在立法院替柯文哲發揮影響力、提供2024總統大選的機會等等,以工具性角度來考量民眾黨的功能,而不是真心想經營這個政;所以,在這樣黨員與黨主席各有考量的組成下,現在的民眾黨就是一盤毫無向心力與組織的散沙,只是一群機會主義者的集大成而已。
  • 投書 口號監督?監院人事同意案再次顯露國民黨立委監督能力的低落

    2020.07.17 | 14:50

    國民黨在7月14日起為了陳菊擔任監委的人事案,與民進黨爆發激烈的議事攻防,連續三日透過佔領立院主席台、癱瘓國會議程運作的方式,希望可以延遲並迫使民進黨放棄提名前高雄市長陳菊作為監察院長一案;而民進黨也不甘示弱,透過立委輪流夜宿立院,守衛主席台與立院各大出入口,以防止國民黨立委「夜襲」立院,而在白天國會開議時間時,面對國民黨立委占領主席台,癱瘓議程運作,民進黨則以人數優勢,強行將霸占主席台的國民黨立委「抬出」議場的方式,希望可以讓陳菊的監院院長人事案盡速通過。在本次激烈的議事攻防中,民進黨與國民黨皆有數人掛彩、受傷、甚至出現咬人與互砸椅子的亂象,兩黨雙雙指控對方陣營使用暴力,但即便如此,民進黨仍在7月17號在立院內,不畏國民黨的水球攻勢、砸毀投票箱的暴力行為,以65:3的強大優勢下,通過了立院對陳菊擔任監察院長此一職位的同意權,陳菊確定就任監察院長。   綜觀這次的陳菊監察院人事同意案,國民黨立委和立院黨團在這次案件中,祭出如此激烈的抗爭手段,但最後仍被民進黨以優勢輾壓,甚至讓整個社會對國民黨立委的監督能力出現懷疑,把這樣一手好牌打到全部輸掉,再次見證國民黨說的黨內改革,只是空談,整體而言仍舊無效,國民黨還是不明白為何民進黨在近年來可以快速吸收中間選民、年輕人的支持,認為只要依樣畫葫蘆,比照民進黨過去勇敢抗爭的在野形象,以激烈的抗爭手段吸引大眾的目光,就可以獲得選民的支持,但事實卻是,如果國民黨仍舊不願在核心價值上做出進步,無論抗爭手法如何激烈,多少國民黨立委上節目淚訴其委屈,選民終究不會買單。   本次國民黨立委在反對監察院陳菊人事案時,以兩個核心主軸作為攻擊的論據,分別是陳菊高雄市長任內,有多起案件被監察院調查、糾正,而陳菊任總統府秘書長時,也爆發了私菸案,因此國民黨認為陳菊不適任監察院院長,因為可能有利益迴避的問題,這是國民黨的第一個攻擊論點;而國民黨的第二個攻擊論點,則聚焦在民進黨過去曾呼籲修憲廢考監,因此民進黨一方面又要修憲廢考監,但一方面又要提名陳菊作為監院院長,這是自相矛論。   筆者認為,國民黨主打的這兩個核心主軸,如果操作得宜,確實能夠造成民眾對監院人事案的反對聲量,進一步讓民進黨在民意的壓力下,被迫退回或妥協,正如同之前的前台東縣長黃健庭被提名監委人事案時,引爆民眾反對,面對民意的壓力,民進黨就撤銷該人事案,但是國民黨並沒有好好利用這樣的優勢,反而是透過半夜闖進立院、故意破壞議場、佔領主席台干擾議事程序等等方式,阻止陳菊進入立院接受質詢,而這樣的動作,反而會讓大多數選民認為國民黨是一個只會作秀的政黨,除了在立院搞破壞、打架、畫眾取寵,毫無專業的問政能力;但是,如果國民黨能在這次的案件中,能夠透過理性質詢的方式,讓陳菊進入立院,接受立委及全民的檢視,讓看見民進黨監院人事案的問題與瑕疵,做好一個在野黨該有的本分,那選民必定能夠明白並支持國民黨所提倡的理念,用民意的壓力來迫使民進黨妥協。總結而言,如果國民黨無法真心的把台灣社會整體的福祉與替民眾爭取福利當作最重要的核心價值,那未來國民黨不論做什麼,在選民眼中都只會淪為作秀,只為了國民黨的利益而不是民眾的利益。
  • 投書 國民黨是不是不把高雄人當一回事?

    2020.07.12 | 19:49

    2020年6月6日韓國瑜市長遭到高雄人罷免後,中選會隨即啟動了補選,而本次補選,無論是民進黨、民眾黨都紛紛推出其最強的候選人,民進黨推出上次敗選,但在敗選後前往中央,經歷了去年的非洲豬瘟、同婚通過、全國大選,到今年的武漢肺炎疫情,有豐富中央與地方歷練的陳其邁,民眾黨也推出在高雄深耕地方基層超過20年的吳益政議員,力圖擴展南部的版圖,由此可見,無論是民眾黨或是民進黨,皆對本次高雄市長補選有著高度的期待與規劃,並且這次的補選,也可以算是即將到來的2022縣市長及議員選舉的前哨戰,雙方皆是來勢洶洶,也都主打高雄要更好,重視年輕人的政策牌。             但是反觀國民黨,在2018年11月24日韓國瑜以驚人的差距大勝陳其邁,終結綠營在高雄超過20年的執政,國民黨在高雄看起來如日中天,在當時有不少的藍營議員與里長透過韓國瑜的韓流熱潮發酵,拿下了傳統上屬於綠營的勢力範圍,但隨著韓國瑜在投入總統大選後慘輸260萬票的失敗、罷免案同意的89萬票超過韓國瑜當選時獲得票數的巨大成功,國民黨在高雄的基層經營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看起來國民黨這數十年來似乎毫無進步,也因為心不在高雄,絲毫不在乎高雄的民意與想法,才會落到現今如此的地步,而國民黨在高雄經驗的失敗,也暴露了國民黨近幾年在基層選民經營的問題。             本次的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推出了「年輕的」候選人市議員李眉蓁,主打年輕牌,用意明顯,就是想要找回年輕人的支持與認同,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來力抗「年紀比較大」的陳其邁,但國民黨不知道的事情是,民進黨在近幾年來之所以能成功的獲得年輕人的認同,並不是在於說把候選人的歲數降低,或派年輕人出來選舉,開直播、玩遊戲等等就叫做傾聽年輕人的聲音,而是真正的把年輕人的意見納入政策的規畫之中,所以民進黨才會在近幾次選舉,都可以獲得大量的年輕選民支持,進而勝選。             民進黨在近年來在內政上努力推動的同婚修法、年金改革、勞基法基本工資上調、文化產業的補助等等,社會上固然有許多正反意見的批評,但是大方向而言,是朝著正常國家發展的方向前進,也確實能夠解決年輕人在社會上發展遇到的問題,滿足年輕人對於世代公平、社會正義的期待;在外交上,民進黨也能鞏固主權立場,力抗中共要脅,台美關係更到達歷史新高等等,這些政策以台灣本位作為考量,符合未來的趨勢,更能給天然獨世代年輕人看的見的未來。             國民黨如果在本次的高雄市長補選戰中,仍舊覺得只要派出一個「年輕的」候選人就能獲得選民的支持,那真的表示國民黨絲毫不把高雄的選民當作一回事,國民黨如果心中真正的有高雄人,心中真的有想要照顧年輕人的意思,讓高雄的年輕人不要再北漂,而是可以留在自己的家鄉,也有良好的工作或發展機會,那國民黨應該做的就是好好的在政策上、政見上真正的把高雄人、年輕人所重視的價值納入,並且思考應該如何讓年輕人願意支持國民黨,而不是認為只要找年輕人出來選,搭配公關公司做形象包裝,讓候選人開直播、玩遊戲就可以獲得年輕選民的支持,否則在可見未來裡,國民黨只會離年輕人、離社會的民意越來越遠,最後成為一個只剩歷史與老人的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