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圍繞中共北戴河會議的未經證實傳聞在海外華語媒體與社交平台持續發酵,外界關注焦點集中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健康狀況、軍政權力變化以及接班人選問題。

儘管官方僅發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慰問在北戴河休假的專家,以及外交部宣布休會的消息,但北京與北戴河的安保氛圍顯著升溫。自七月底起,北京長安街夜間出現大規模交通管制,政府大樓周邊警力增加;北戴河地區則有酒店業者透露,早先預訂的旅客被取消,當地公共區域亦有安全盤查。

當前熱搜:邱佩琳突破柯文哲防線?!黃帝穎:柯涉侵占600萬元政治獻金、數字單位直殺法官心證

中國外交部官網披露,丁薛祥(右)在北京與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第20次會議。 圖 : 翻攝自新華社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指出,根據流傳的兩種主要版本消息,其一指稱習近平仍主導此次會議,並考慮在二十一大前確定接班人,傳出現任政治局常委丁薛祥與國務院副總理陳吉寧為熱門人選,分別接任總書記與總理職務。另一版本則稱,軍委副主席張又俠調動 82 集團軍進駐北京與北戴河,實質掌控當地軍事安全,並在黨內元老支持下否決習近平連任,甚至有說法稱習近平未親赴北戴河以防突發政變。

蔡慎坤觀察,習近平近年公開露面次數減少,並在地方考察時自稱「身體不行」,引發外界對其健康的揣測。若健康或軍權出現變數,可能加速中共高層的權力重組。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資料照)

此外,軍隊與政法系統的人事異動引人注目,包括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前主任苗華、武警司令王春寧等習近平親信近期相繼失勢。《大紀元》新唐人社社長認為,這或許是顯示習在「槍桿子」與「刀把子」領域的控制力遭削弱。

蔡慎坤分析指出,目前中共官場普遍瀰漫「官不聊生」的緊張氛圍,高層官員對習近平既不滿又心存忌憚,嚴格的內部監控與對元老「不得妄議朝政」的限制,使各派系動作受限,但也加劇了潛在的權力博弈與接班布局。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前北京市長陳吉寧。   圖:翻攝自中新網(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