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各族群的文化特色,從傳統服飾就能清楚識別。新北市原民局委託輔仁大學自今(2022)年3月1日起至5月24日辦理共4梯次的傳統服飾娃娃製作工作坊,目前已完成2梯次。第2梯次邀集人間國寶賽德克族張鳳英、泰雅族烏來織女高秋梅、太魯閣族織藝藝術家徐昱萱、賽夏族編織工藝師風順恩,以及服裝設計師李美花、阮志軍、巴千惠、田宇寧等重磅師資授課,學員不約而同回饋:「參加這次難得且有意義的工作坊,真的是收穫滿載。」

現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共計16族,隨著時代演變及各種文化挪用情事,讓國人對於原住民族傳統服飾的認識逐漸混淆。為了重拾對傳統服飾圖騰與織布技藝的技術與意義,以及落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條例」的精神,以達到保護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促進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兼籌並顧的目標,原民局特別與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合作開設工作坊,期待藉由該校豐富的學術資源與實務經驗,讓彼此在授課過程中能互相交流彼此學習。

此梯次工作坊中,以「Gaya tminun傳統織布」工藝保存者獲得人間國寶殊榮的老師張鳳英特別介紹賽德克族最上乘的織作技法「經挑」,現今能使用此技法的族人屈指可數,張鳳英期許有興趣且有心向學的學員可以繼續鑽研。3月初剛結束和泰國法政大學共同合作「泰·泰女藝織染聯展」的烏來織女高秋梅,教授泰雅族紡織布文化,更重要的是分享當時參與大嵙崁群披肩重製的心路歷程。再者,以太魯閣族地織享譽盛名的藝術家徐昱萱,傳授菱形織紋織路Patas與家族的連結,讓學員思考自身與部落的關係。「雷神紋」則是賽夏族最重要的織紋,編織工藝師風順恩期望藉由這次的工作坊讓學員對賽夏族的傳統工藝文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參訓學員中唯一的男性邱先生說,過去無法清楚的辨識原住民各族群的服飾,尤以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賽夏族最容易搞混,經過這次的工作坊,才知道這些看似簡單的織紋不僅是裝飾,更重要的是每個人以及家族的智慧都顯現於其中。對於原住民族文化富含的深層底蘊,他除了深感佩服之外,也期待這些織物都能好好的保存及傳承下去;太魯閣族的溫小姐則分享,原以為自己已經相當認識自己的族群,經過這次的課程才知道傳統文化的博大與精深、是學不完的,一定要跟著長輩並把握時間多多學習才是。

原民局長羅美菁強調,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最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做起,更需要每一位族人的認同與支持,特別是響應「自己的族服自己做」,讓穿著族服成為日常。透過此次工作坊的交流學習,讓文化的種子如同蒲公英般傳播。原民局亦將於今年7-8月規劃傳統服飾娃娃製作的成果展,完整呈現台灣原住民族的服飾文化,屆時歡迎大家前來欣賞參觀。

唯一的男性學員邱先生,藉由此次工作坊對於原住民傳統服飾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圖:新北市原民局提供

授課教師將族服等比縮小方便攜帶展示。   圖:新北市原民局提供

風順恩(右一)與田宇寧(左一)指導學員刺繡要領。   圖:新北市原民局提供

雷神紋為賽夏族的重要圖紋,也是與其他族群區別最顯著的特徵。   圖:新北市原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