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五年之間,從台大政治系教授到出任行政院長,江宜樺可說打破了台灣政壇的紀錄;不只是因為年紀最輕,還因為在此之前,全無政治歷練的他,竟能夠逐步獲得馬英九總統的不次提拔。江宜樺能夠平步青雲,固然要謝主隆恩,但是否能夠交出亮眼政績,並不在其政治學養如何高超,而在於是否能成功轉化為政治實踐,這部份,卻須由全體人民來打分數。

許多人說江毛配的新內閣是交通幫集大成,都是劉兆玄的人馬。主要著眼於過去或現在和交通部的淵源,亦可言之成理,但是外界很少注意到更具有驅動力的另一個交集,那就是台大政治系出身的背景。

台大政治系背景出任行政院長的,江宜樺是第二位,第一位則是連戰。但多位和台大政治系具有相關淵源而大量出任政府要員的,則是從馬政府上台後,才蔚然成形。

2008馬英九上台之後這段期間,台大政治系的教授,忽然各個有出路。民進黨時代下台而賦閒的毛治國,台大政治系是他暫時寄居之處,如今終於貴為副閣揆。交通部長葉匡時不僅自己畢業於台大政治系,其妻子蘇彩足還擔任過台大政治系主任。由政院秘書長升任政務委員的陳士魁,也是出身台大政治系。

目前正角逐台大校長的包宗和,是除了朱敬一之外,最被看好出線的未來台大校長人選,同樣出身台大政治系。憲法學者黃錦堂一度在劉兆玄內閣任內出任人事局副主委,但官運不佳,才上任不久,便遇到劉揆下台,吳敦義上任後也沒有給予留任,不到數月就離開政壇。

台大政治系突然成為鯉魚躍龍門的跳板,和同樣出身台大政治系的總統府副秘書長高朗不無關係。高朗是馬英九從小的玩伴,深受信任,他長期在台大政治系任教的資歷,成為替馬英九物色人才的最佳管道。他的穿針引線,應是江宜樺能在馬英九第一次角逐總統大位時,擔任政策白皮書工作的主要原因。

在學術聲望上相對十分保守的台大政治系,江宜樺是少見以自由主義思想聞名的學者。他思路清晰,教學儼然有序,頗受學生的激賞。然而,中國文化薰陶下的知識份子,不管到西方讀了什麼書,學而優則仕,往往是無可抵擋的誘惑。

從文化根子裡,江宜樺更像是以儒生自居的官員,言談文質彬彬,克己復禮。因此,盡管江宜樺講解起自由主義,淋漓透徹,一旦到了官場,儒家思想還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他開始談所謂的民脂民膏了,和大內高手宋楚瑜使用的語法,並沒什麼不同。

何況,在中國官場要展現幹才,需要的絕不只是儒家的空洞氣質,因為那往往更像是無能的代名詞;而必須是令出必行的法家尺度。就這一條件而言,江宜樺未來,絕對會令其它國民黨的接班梯隊,刮目相看。從而,相對於法家的嚴苛保守,可以想見,自由主義的精神,在其江的施政上極可能是無影無蹤的。

事實上,江宜樺在台大擔任副教務長時,就已經展露管理長才。出任研考會主委後,不只是研考會的部屬,其它部會公務員同樣領教過他追蹤考核、緊追不捨的功力。同樣的,未來行政院各部會官員將會面對比以往更直接和更迫切的壓力。

江上任後第一次臨時院會就表示,「民意代表就是行政團隊最好的樁腳、地方上的耳目」。更表示,「若要讓民眾對於政府感到信任,政府必須負起更大的責任以及展現更積極、更強有力的領導,期勉內閣團隊富有更多的規劃能力、執行能力和溝通能力。」這幾段話,其實都十分精準地傳達了江宜樺的治國態度。

問題是,民代反映民意和大有為政府銳意革新的執行力,往往包含著衝突的元素,更何況,近來蓬勃發展的公民力量,顯然還沒列入江宜樺的施政思維之中。江宜樺該如何直接面對公民力量,替馬英九低到不能再低的民調,發揮起死回生的效果,恐怕才是他最大的挑戰和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