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簡稱桃園農改場)成功研發「履帶式電動蔬菜移植機」,為設施蔬菜種植業帶來一線曙光。這款創新機具不僅能解決人力短缺問題,還可提升生產效率。它能根據不同蔬菜需求調整株距,實現規格化種植,大幅提高後續機械化採收作業效率。
桃園農改場指出,這款履帶式電動蔬菜移植機的最大特點是採用全電動化設計。機身全長2.6公尺,轉彎迴轉半徑僅1.8公尺,非常適合在狹小空間操作。單次充電後,可連續作業2.5至3小時。每次作業可同時種植6行菜苗,若以1台機械配置3名操作人員(1人駕駛、2人投苗)計算,每小時可種植7500株苗,平均每人每小時種植量達2500株。
與傳統人工蹲姿作業相比,效率提升了1倍,且操作更為輕鬆便利。此外,該機具的種植株距可在12至25公分範圍內靈活調整,以適應不同蔬菜的種植需求。
桃園農改場強調,希望通過整合設施蔬菜一貫化機械技術,最終實現設施葉菜移植的全面機械化,完全取代人工種植。這款新研發的履帶式電動蔬菜移植機不僅避免了燃油引擎廢氣污染,還讓操作人員能輕鬆在溫室內作業。這不僅減少了碳排放,也避免了長時間蹲姿移植對膝蓋和腰部造成的傷害。
桃園農改場計劃持續研發一系列設施蔬菜電動化作業機具,減輕農民的勞力負擔。而這項技術的推廣將為台灣農業現代化和永續發展帶來貢獻,有助於解決當前農業面臨的諸多挑戰,包括缺工和高齡化問題。
桃園農改場研發的履帶式電動蔬菜移植機,解決勞力缺乏並提高生產效率。 圖:農業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