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艷陽高照,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也分享日暈的美照,只見太陽外圍多了白色光暈,若仔細觀察,還可以看到若隱若現的彩虹色澤,對此,中央氣象署也分享日暈形成的主因,當太陽光通過空中的冰晶/柱時,「白光」就會被折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光。

今日鄭明典在個人臉書上分享日暈的美照引起讚嘆,對此,氣象署也在粉絲專頁上分享日暈形成的主因,當太陽光通過空中的冰晶/柱時,「白光」會被折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光,基本原理類似彩紅,但彩虹是水滴的折射。不同型態的冰晶/柱,會產生不一樣的「暈」,而太陽光所產生的暈,就是「日暈」。

其中最亮、常見的一種日暈,就是太陽光通過「六角型」冰柱時,分離的彩光、以約22°的角度折射2次,到達地面的人的眼裡,就會形成以太陽為圓心的大光圈,精確一點稱作「22°暈」,也因為不同色光折射角度略為不同,這個光圈就會呈現內偏紅、外偏藍的顏色。另外,除了太陽,有時月光也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就稱作「月暈」。

中央氣象署分享日暈形成的主因,當太陽光通過空中的冰晶/柱時,「白光」就會被折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光。   圖:中央氣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