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鐵路地下化後,將空出桃園至中壢約16公里廊道,市府都發局舉辦競圖活動,邀請全國大專院校設計學系參與,廣納年輕人對於鐵路廊道的諸多創意,共有來自全台101個團隊參賽,今(12)日舉行頒獎典禮,市長張善政表示,此次得獎的37件作品都非常優秀,將為日後廊道的空間設計提供更多創意與刺激,讓未來的桃園變得不一樣、變得更美。

今日的頒獎活動由張善政親自揭曉前三名得獎作品,並頒發獎狀和獎金表揚獲獎學生。張善政說,他上任後關注城市景觀議題,希望改善桃園各區的市容,要求都發、工務、水務等工程相關單位,無論短期或長期工程,都應考量長期效益,並在施作建設的同時兼顧市容美觀,讓新的設計願景能夠實現,讓桃園更美麗,此次活動將2050年作為比賽年限,為呼應長期建設的理念,邀請年輕人共同打造桃園城市的無限可能。

張善政另提到,近期市府舉辦「2023桃園市城市圍籬美學競圖」,以施工圍籬為主題,舉辦美化設計競圖,獲選作品將無條件釋出提供建設公司或市府公共工程的營造商,把創意圖案運用於施工圍籬,未來民眾路過時,猶如步行在小畫廊中,可以邊走邊觀賞,讓施工建造的過渡期也有賞心悅目的景象。

競圖評審長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表示,學生競圖最大的價值在於實驗性及理想性,學生猶如淨土,不受經費、法規等現實框架影響,所呈現的作品能給予政府更多想像。

都發局長江南志說明,此次競圖比賽分為「空間規劃組」和「多元媒材創作組」,有來自中原、銘傳、逢甲、輔大、淡江、健行科大、勤益科大、北科大、台科大、成大等全台10所大學共計101個團隊參賽,市府聘請14位相關領域專家,經歷2天審慎評審,選出37件得獎作品,前3名更是經過專家們激烈討論,最終透過表決才脫穎而出,「空間規劃組」首獎為逢甲大學建築系吳喬茵、廖翊妤同學作品《液態森林》、「多元媒材創作組」首獎為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王湘媛同學作品《任意門》;首獎獲頒8萬元獎金,第二、三名則分別獲頒4萬元、2萬元獎金,獲獎作品自即日起至19日,在桃園市政府1樓川堂展出,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張善政表示,此次得獎的37件作品都非常優秀,將為日後廊道的空間設計提供更多創意與刺激,讓未來的桃園變得不一樣、變得更美。   圖:桃園市都發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