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於去年11月26日的九合一選舉大敗,在22個縣市中僅奪下5個首長寶座,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蔡英文總統在選舉前強調,投給民進黨就是向全世界傳達「抗中」訊息,雖然這樣的說法讓蔡英文連續贏得兩次總統大選,但將每次選舉都當成對北京態度的公投,結果就是人民開始感到麻木,民進黨不能只靠「抗中」打選戰。

資深駐台記者希爾頓.葉(Hilton Yip)於期刊《外交政策》發表文章,他表示,蔡英文在這次地方選舉前兩天,呼籲支持者支持民進黨,「為台灣挺身而出」,更有數百位民進黨候選人在選前簽署「不投降承諾書」,最終結果出爐,國民黨大獲全勝。

葉說明,雖然蔡政府的「抗中保台」在這次選舉失效,但調查顯示民眾仍對中國威脅感到憂心,導致選舉結果的是人民的冷漠,而不是對中國的觀感轉好,人民的冷漠來自許多方面。

葉認為,雖然中國武力威脅與日俱增,但民進黨政府無法解決台灣軍隊中長期存在的問題,包括後勤、訓練、人力短缺,這導致許多台灣人民認為,兩岸衝突最終是不可避免的失敗,或美國援台下的勝利,而不是台灣自己能掌控的事情。

他說,儘管台灣政府在去年稍早將教召從一週延長至兩週,但這僅適用於1萬5千名後備軍人,代表在去年教召員額11萬人當中,仍有9萬5千多人僅接受一週的訓練;另外,台灣政府將義務役役期從4個月延長至一年的措施,也僅適用於2005年後出生的男性。

在內政方面,葉提到,雖然在蔡英文的領導下,台灣受到大量外媒關注,西方國家政治人物也接連訪台,但民進黨政府存在許多內政問題。他說,蔡政府在2021年台灣爆發疫情前,成功控制COVID蔓延,但2021年的爆發凸顯政府疫苗採購不足,最後必須依賴美國與日本等國的疫苗捐贈,以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促成的疫苗採購。另外,控制疫情的規則和政策不斷改變,讓民眾感到困惑,台灣因疫情的累計死亡人數已經突破1萬5千人,這也讓政府失去民眾的支持。

葉說,民進黨在選前爆發的論文抄襲風波,損害了民進黨的聲譽,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林智堅被爆料論文抄襲,但蔡英文和黨內其他政治人物持續支持他,直到他退出選舉。民進黨後來也指控民眾黨的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其博士論文涉嫌抄襲,但最終高虹安贏得選舉,這可能代表選民在「教訓」民進黨。

葉強調,去年夏天更傳出駭人的新聞,數千名台灣人前往柬埔寨工作,但有數百人遭幫派份子困住,等待救援,與此同時,台灣在疫情下的科技出口帶來國內生產毛額(GDP)快速增長,2021年GDP年增率突破6%,到柬埔寨求職的現象凸顯台灣經濟增長分配不均的問題。他提醒,如果民進黨無法解決內政問題,2024年要贏得總統大選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