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美牛美豬進口,又成為近日沸沸揚揚的熱門話題。綜觀網路上的各方攻防,依舊圍繞著昨是今非充滿政治算計的話語和哏圖,這如同小孩吵架般無助於國家發展,非常令人遺憾。不妨讓我們心平氣和的冷靜下來,討論放寬美牛美豬進口對整個社會到底是好是壞。

大家都知道,臺灣是個以出口為主的國家,大家引以為傲的台灣之光如:台積電聯發科,這些電子產業幾乎九成以上的營收都來自於出口,它們也為國家創造了許多GDP與就業機會。從常理來說,先不論高深的國際貿易理論,回到基本的人情世故,今天雙方做生意,大家有來有往,我需要你下單我所生產的晶圓零件,你希望我買豬肉牛肉作為交換,合理嗎?要是我們執意說不行喔,只能我賣東西給你,你不能賣東西給我,這樣雙方的生意有可能長久嗎?

從資料來看,根據經濟部公布的資料顯示,我國在2019年對美國出口金額是462.4億美元,但美國進口到我國的金額為348.3億美元。白話來說,就是每年我們賺美國的錢比美國賺我們的錢多出了一百多億美元。今天美國拜託你多買一點點農產品,看來也不是多過份的要求。但如果我們繼續堅持不准進口含瘦肉精的美牛美豬,老美一氣之下也來提高你電子產品的關稅。為了保護養豬相關產業但卻損害了對GDP貢獻更大的電子、機械…等產業,對整個國家而言,真的划算嗎?

當然在晚近關於全球自由經貿的討論來說,農業一直是懷抱弱勢關懷者最關心的環節。因此,我們也難以迴避:「進口含瘦肉精的美牛美豬會對台灣的養牛養豬產業造成衝擊嗎?」的這個問題。就結構面來說,台灣養牛產業小,而且溫體牛與進口牛本來就有其截然不同的通路跟市場,所以衝擊的程度有限。但對於內需自給率高的豬肉產業來說,本土豬農的確是有可能會受到較大的衝擊。然而,在蔡英文總統與陳吉仲主委的談話中,都顯示出以做好來源國標示作為因應措施的前提下,本土豬農所受到的影響就可望有效的降低。畢竟國人偏好消費溫體豬、也有許多民眾認為美豬不如國產豬來的好吃。試想,如果您看到兩盒豬肉片,上面清楚標示的一盒來自美國、一盒是屏東的黑毛豬,即使來自屏東的貴一點,相信多數國人還是會購買來自屏東那一盒。原因無他,一方面因為口味上的習慣,再者則是因為相信國產豬肉的品質。

另有相關的反對意見進一步延伸到豬農對於飼料資材使用的不滿,認為既然允許進口含瘦肉精之美豬,為何不准國產豬肉使用瘦肉精呢?但從消費者觀感的角度來看,農政部門持續禁止國產豬肉使用瘦肉精,

反而是幫國產與進口豬肉做了一個明顯的市場區隔嗎?因此,筆者認為未來若能清楚標示來源國,連餐飲業者都須標示豬肉食材來源的情況下,反而不利於那些早就允許進口但不含瘦肉精的美豬在台灣的銷售市場,這對於台灣本土豬肉產業反而是一大利基,不是嗎?

不談政治、不論昨是今非的爛哏,就現下國家利益來看,筆者認為只要農政部門堅持做好完整的來源國標示,讓消費者有充分的資訊去做選擇,放寬含瘦肉精的美牛美豬進口,不見得全然是件壞事。還可能是一個台、美雙方與我國豬農都贏的決策!

作者/王希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