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廠台積電日前宣布有意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預計2021年動工,2024量產,台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表示,這座廠將是台積電全球佈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們不是要脫中入美,而是最後要走出一條台灣的路。」

陳柏惟表示,台積電在華盛頓州原本就有設廠,但規模與製成均非公司主力,這次在美國一口氣投資120億美元,並採用2022年才達到全產能的5nm製程,也就是這座廠將是台積電全球佈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先前台積電對赴美投資說法一向保守,但這樣的宣布卻並不讓人意外,因為世界早已起風多時。

陳柏惟指出,未來戰場上的決勝武器不是砲彈而是晶片,自從美中貿易戰,美國祭出禁運晶片之後,就傳出中國火箭發射屢次出現狀況。台積電負責生產用於美國F-35戰機的電腦晶片,同時也是蘋果、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的主要供應商。基於國防及5G技術的戰略考量,美國對台積電在美設廠,已經是國安層級的討論。

陳柏惟並以軍用晶片為例,F-35使用的晶片是一種FPGA晶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由於同時具備大量計算單元與可編程特性,因此非常適用於類神經網路運算,比起CPU或GPU在特定人工智慧領域中更具優勢。而F-35所需要的大量FPGA晶片,可讓洛克希德馬丁在機上無線電系統添加新的波形,以及進行即時數位訊號處理,用於敵我辨識等電戰功能。

陳柏惟分析,Xilinx正是美國第一大FPGA生產商,合理地拿下國家級標案,但是Xilinx是一家Fabless公司,必須和代工廠合作,Xilinx和台積電長期以來合作順利。反倒主要競爭對手Intel收購另一家FPGA龍頭Altera,但在去年Intel的10nm產量都還有問題。這樣的狀況是美國國防晶片供應鏈全球化後常常會面臨到的問題,美國已經失去經濟規模,甚至技術優勢。

陳柏惟也列出兩點台灣政府需要做的事,首先,現行保護敏感科技法規是很不足的,應該盡速研擬強化保護的立法措施。再來則是強化執法能力。例如去年底修正《國家情報工作法》第七條時,又增訂了第四款:為外國勢力或境外敵對勢力以刺探、收集、竊取、洩漏、交付或其他不正當方法取得之營業秘密資訊。

陳柏惟提到,台積電目前客戶比率約為59%來自美國、19%來自中國。英特爾正趁勢想重新抓回美國市場,台積電若放棄中國,中國當然會扶植二流廠商替代,儘管科技世代仍有落差,但長期來看台積電在中國的潛在市場仍會縮小。

而台積電赴美,部分產能會離開台灣是必然的,美國仍未完全信任台灣企業,美國政府本就會以美企為優先,想在某方面壓制台韓優勢企業是想當然耳。陳柏惟表示,台灣要和美國建立長期夥伴關係,享有某種程度的軍事保護,在國際關係制衡敵國,是會付出代價的。在爭取利益之中,產業佈局就是大智慧,國家政策必須穩健一致,朝 「平穩脫中」 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