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1日的台灣大選,有人說是「戰後嬰兒潮」VS.「千禧之前」世代的對決。由於界定的不易,筆者擬用使用者特性,改稱這是場「電視」VS.「網路」世代的對決。對比大選得票數字與電視收視率數字,一窺電視與網路世代的「差距」。

以選前最後一天的電視收視率數據來看,在雙方陣營都有晚會拚場的狀況下,忽略返鄉投票交通因素影響,前20名當中,傳統穩居王座的八點檔本土戲劇居然退居第二,而以節目屬性分類,泛藍的政論節目佔有7個席次,最好的收視率達3.52,而泛綠則僅僅只有3名進榜,最高只有2.52;而巧合的是,藍綠兩個收視最高的政論節目正好是「同一時段」。如果依所揭示的總人口數值1645萬4000人,與5181的樣本數來換算,等同泛藍支持者在該時段有57萬9177人在觀看該節目,而泛綠的政論節目則為41萬4636人收視。很明顯看到藍大於綠的基本盤勢。

國內收視率調查公司所公布1月10日節目收視排名資料。/圖:翻攝網路

但大選開票數字,蔡英文一舉拿下817萬0231票,得票率57.13%;而對手韓國瑜552萬2119票,得票率38.61%。明眼人一看也知道,完全顛覆電視收視率所呈現的盤勢。該做何解?或許就是本文主題—「電視與網路世代的差距」。

根據行政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在2019年12月31日公布的「108年第3季有線廣播電視事業訂戶數及家戶普及率」資料,全台有線電視系統訂戶數為496萬2278戶,普及率:56.23%。這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代表電視收視率僅能展現56%的民意,而另外的44%則是有線電視系統沒有進入的家戶,這些人極大部份接收生活資訊倚靠的就是「網路」。

網路取代電視 逐漸擴大中…

之前有朋友新居落成,打探著要送什麼禮物好,朋友倒也老實不客氣開出電冰箱、洗衣機、掃地機器人等選項,但就是獨缺「電視機」,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有網路就夠了,電視台有直播,節目涵蓋中外古今、無遠弗屆,而且在家有網路、WiFi,出門有「499」、「699」等各種「吃到飽」,還可以你看你的、我看我的,真的沒有固定時間坐在電視機前全家看同一節目的需求。

朋友的說法完全合理,也是目前社會上的寫實縮影。以此觀察,現有裝設有線電視入戶的家庭,某種程度上,年齡層結構偏向「資深」,而傾向使用網路滿足影音需求的,則比較「年輕化」。再用這樣的推論去看大選開票結果,就應該可以發現,網路世代對選舉的關鍵性影響。而且比較「108年第2季有線廣播電視事業訂戶數及家戶普及率」,更可發現:電視族群「萎縮」是「現在進行式」。也就是說網路世代的影響力在未來將更加擴大。在總統大選選戰後期,韓國瑜上一場「博恩夜夜秀」的效應,比他上電視政論節目所得的聲量大得多,便是一例。

韓國瑜在「博恩夜夜秀」節目,秀盤腿走路特技。/圖:「博恩夜夜秀」節目截圖

網路世代的擴大,隨著4G、5G等行動網路的建置,將是潮流、趨勢。在政治層面,對政治人物的喜好、對政治事務的影響,當然不在話下。但筆者認為,衝擊最大的將會是訊息的真實性與電視「慘」業,而這兩者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微妙的關聯」。

過去傳統的電視營運,大卡司、大製作,「燒錢」不在話下;甚至具規模的電視新聞台,動輒100至200位工作人員,在新聞蒐集、查證、製作還有「學院派」的嚴謹要求。而當收視率萎縮,甚至對於「關鍵」毫無影響力,甚至導引出錯誤的風向時,廣告主還會願意買廣告嗎?當然「錢」景堪慮,成了電視「慘」業。而摒除存心惡劣的網路造謠不談,網路影片、訊息的製作者有大量資源可以做「查證」嗎?而像「波特王」能不甩「通路商」箝制的又有幾人?因為現行的營運模式,這直接與「成本」、「收入」有關。也使得「有心人」得以介入「強取豪奪」,「網軍」、「五毛」等有「運作空間」。

網紅「波特王」日前與蔡英文合作拍影片,卻遭中國合作公司施壓。/圖:翻攝聚暘媒體FB

硬體的電視被網路取代將無可逆,相信蔡政府很早就看到這個趨勢,所以在政務、選務上大量運用「網紅」元素,提高「聲量」;但行政機構如果不能快速制定出搶救「內容產業」的機制,防堵「有心人」、「網軍」、「五毛」的方法。筆者預言,本土戲劇、綜藝、新聞將陷無米可炊冏境,而節目「被中斷」、「被消失」或粉絲專頁一夕「變調」,將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