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會召開前夕,中國推出31條惠台政策,遭我政府質疑別有用心。對岸「海峽之聲」電台特地採訪了三名台生當樣板現身說法,並請學者和台商領袖背書,強調31條惠台政策「既不是糖衣炮彈,更不是洪水猛獸」。報導中更視陸委會的批評為「口水戰」,指其「沒有任何意義」,強調應該「去看2300萬台灣民眾的感受」,「而不是某個人或某個機構的膚淺回應」。

根據「海峽之聲」的報導,「從小吃著福州菜,在外公外婆的福州鄉音中長大」的台生王詩婷,目前正在中國傳媒大學做交換生,她就讀的是新聞傳媒專業。愛看大陸古裝劇的她,夢想著畢業後能留在大陸工作,在知道31條惠台政策後,就立刻逐字逐句地研讀其中的細則。

報導指出,當她看到「台灣同胞可報名參加53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時,直呼這就是一個超級「大好康」。

王詩婷說:「我仔細看了向台灣居民開放的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目錄,其中有一項是新聞記者職業資格,這樣我畢業後如果考取了這張資格證,我就有條件應聘大陸的新聞傳媒單位」。

曾經和王詩婷一樣在大陸讀書的趙翌捷,「如今已華麗轉身,當了CEO,娶了大陸同學美嬌娘」。報導稱,這些天,他的朋友圈被刷爆,台灣的朋友們,不論是做生意的還是讀書的,大家都在熱議「31條」,一些在大陸投資興業的台商朋友看準31條中的第8條,準備繼續一路向西繼續拓展事業藍圖。

而原本就讀經濟學的他,大呼如果自己在讀書時遇上了31條惠台政策,職業規劃肯定大不一樣。如今,趙翌捷的公司正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材料,如果成功,31條中的第二條優惠政策「就像是雪中送炭」。

和趙翌捷一樣因為31條政策而興奮的還有來自台灣的京劇演員葉維。在台灣長大的他從8歲開始學習唱唸做打,演藝學校畢業後,他一邊繼續自己的演藝事業,一邊投資做著藝術培訓班的生意,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與了一部大陸的影視作品的拍攝,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決定來大陸尋找更多的機會。

報導引述用葉維的話稱,如果說來大陸讓他的事業有了一個很好的發展,那麼「31條」的釋出就讓他「看到了自己演藝創作事業的又一個春天」。他覺得第18、19、20條措施彷彿為自己量身定做,不論是參演大陸的影視劇沒有限制,還是參與創作兩岸合拍劇作成本減少,都讓他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許。

在(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存毅看來,「台胞的心聲恰恰說明了31條惠台政策是民心所向,對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有著里程碑式的重要影響」。

殷存毅表示,它的核心就是讓廣大台胞享有和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對台資企業從微觀層面來說,對企業的發展,或者從宏觀層面來說對台灣的這個產業和經濟的發展都具有相當大的正面促進意義,這是實實在在的利民,是對他們最大的實惠,廣大台胞都能夠感受得到的。

殷存毅認為,「台灣當局冷言冷語和別有用心的曲解是不得人心的,只要大陸把台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和福祉放在首位來考慮,就一定會得到廣大台胞的支援和擁護」。

報導還說,正是因為31條惠台政策是「真正造福於台灣同胞,真正惠及他們切身利益大好事」,「如何讓這些福利從紙上、文字中走出來落地,走進廣大台胞生活,也是今年兩會的代表委員們最為關注的議題」。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台聯會長、台灣代表團團長黃志賢表示,將惠台政策落到實處,需要一級級反應,一級級傳導、一級級落實,大陸出台好的政策,代表們根據各自調研瞭解的情況提出落實建議,讓台灣同胞對政策「有感」。他們也會認真聽取廣大台胞的意見和訴求,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程序。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台聯會副會長楊毅周也指出,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兩岸交流合作已向融合發展轉化。為了更好地落實31條,讓廣大台胞儘早得到實惠,把好事辦好,他建議應該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並細化配套管理,多考慮海峽兩岸的實際情況,多考慮台胞享受這些政策時存在困難和障礙,設計好台胞利用這些政策的路徑和辦法,清理所有阻礙31條落實的政策規定,保證這些政策能夠順利實施並取得切實的成效。

「海峽之聲」強調,總而言之,31條惠台政策「既不是糖衣炮彈,更不是洪水猛獸」;用全國人大代表陳雲英的話說:「這純粹是陸委會的口水戰,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都知道,大陸出台的惠台政策維護的都是台灣同胞的權益,所以「應該去看2300萬台灣民眾的感受,而不是某個人或某個機構的膚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