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 與戴振耀同樣從事農民運動的民進黨籍立委蔡培慧,為戴振耀的新書「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命青春」所寫的序。

對耀伯的印象來自於農務、近日的有趣對話,閱讀這本「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命青春」之後,我更認識耀伯。

出生在高雄橋頭的耀伯,近距離見證台灣近六十年來急速發展。橋頭早在明鄭時期就有聚落,日治時期擁有全台第一座現代機械化產製的糖廠。農業轉工業,這座小島從來沒有離世界太遠,生活方式、鄉鎮地景就像高速列車,咻一聲地急速流變。耀伯成長環境的多元文化,也反映了台灣這個海洋國家,受到不同政治勢力支配,具體呈現在常民生活的刻痕。小學三年級,學校開始推動「說國語運動」,歧視性的懲罰措施,讓農村孩子對母語的自卑感內化在生活中,許多人也對下一代說母語一事有所顧慮。將近三十年的語言斷層,造成的認同、知識與文化的斷裂,也顯示了政權交替、文化支配,是如何深刻影響個人與整個世代的生命經驗。

切身的成長過程,耀伯體驗農家為了子女教育要跑農會貸款、看見同學爸爸被催繳水租,仍百般想維護孩子的尊嚴,種種親身經歷的辛苦與壓迫,看似那一代人共同的日常生活,然而具體的壓力,來自政治、經濟、文化的強烈感受,不僅養成批判意識,也在他日後的從政生涯中,埋下草根且務實的工作態度。

批判意識的養成讓我意識到,源頭與刺激應是在我們的周遭,家庭、學校教育、社區、社會事件的觀察與經歷,而不只是我們在文本中看見的大型運動。台灣的歷史長河裡,從日治、國民黨撤退來台、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中壢事件、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直到國會全面改選、第一次總統直選…… 改革之路從未停止。一路披荊斬棘、拓荒開路的,絕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生命的投入與累積。

這深刻的提醒了我,一個農運的參與者,無論在哪個位置,在街頭、學術、非營利組織、或在國會、行政部門,都有其角色與承擔,唯有秉持初衷的踏實向前,盡力為農為民,說句公道話,實在做事。這呼應了道德經中,我常常深思的一段話「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我在耀伯身上,看見最真的印證。

耀伯一路走來,追求公義等於他的生命全部,令人動心!出獄後,在橋頭糖廠後的芭樂園裡,以一個寮仔展開「農民教室」的組織工作。對運動工作者而言,教室如同運動基地,不只傳統的知識傳授,更是透過人的交流與串聯,看見問題,並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農民教室裡,師與生沒有固定的界線,經常互換,也會被挑戰;農民們或許不習慣引經據典,但他們腳踩土地、與天相處的智慧與觀察往往比文字數據更一針見血、更能撼動人心。

關於運動,不管是運動現場或文本記錄裡,群眾的角色通常有些模糊、曖昧,甚至經常被形塑成被動員的一群人。每一場運動都有生命週期,從論述醞釀、宣傳以擴大社會支持,進而引發群眾共鳴,具體行動,促進改變。所有做運動、組織工作的人都該體認運動的核心是群眾的投入,群眾的厚度是決定一場運動成功與否的基底。群眾願意站出來,不是為了個人訴求,或財產權益受到損害,而是透過各種媒介,理解、認同運動訴求,起身行動,進而奮力站出來維護公民社會價值。

我想再次強調,群眾投入是支持每一場成功運動的核心,個人的批判意識、參與行動的主動能動性,會形成群眾的堅持、信念與力量,集結為公民社會中能制衡公部門、壟斷資本的基石。運動的道路是條黑暗甬道,我們在黑暗中會看見遠方的微光,也許是冰山上的亮點或微弱的燭光,但微光卻是引領我前進的遠方提點,支持我與這條路上同行的夥伴,無懼的摸索前進。我相信,唯有勇氣、經驗與堅持,會引領著一代又一代的你我,在眼淚中、微笑中、激昂中、挫折中、困頓中,擁抱前行。

本文為《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命青春》新書序 作者陳增芝、玉山社授權轉載

《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命青春》,這本書,寫著屬於耀伯在橋頭、在高雄、進而在台灣,切身見證並進而參與奮鬥的革命青春。    圖:翻攝自玉山社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