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連獎」得獎名單出爐!今年第40屆吳三連獎文學獎與藝術獎各取兩名,競爭十分踴躍、激烈,共有64人徵選,總件數多達525件作品;每位得主獎金金額為80萬元。今年有四位得獎人獲得殊榮:文學獎新詩類林亨泰、文學獎小說類夏曼‧藍波安、藝術獎西畫類梅丁衍、藝術獎影像類潘小俠

◎文學獎得主:林亨泰

林亨泰,1924年出生,彰化人。他是台灣少數跨越語言障礙,從日文到中文創作的詩人。過往因長期低調發表作品,被譽為充滿神秘魅力的隱者。然其作品在不同時代,都遙映著社會的脈動,展現各種主題與技巧的探索,故而被視為當代詩壇重要的標竿。年少寫詩,直到現代派運動時期,詩人的信念也不曾改變。風格雖有翻陳,基調卻未動搖。就像一串珠子,每粒不同,但串聯的那條線始終如一。綜觀其數十年著述,在創作與理論的開拓亦是如此堅持,誠為現代詩壇典範。

◎文學獎得主:夏曼‧藍波安

夏曼‧藍波安,1957年生,蘭嶼達悟族人。從小島蘭嶼到大島台灣再回到蘭嶼的過程,從蒙塵、清洗、再造,成為一個真正達悟人的故事,受到文壇相當的注目,在方興未艾的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奠定了一塊堅實的礎石,也揭開了海洋文學的視野與深度。此後夏曼‧藍波安陸續出版散文與小說類型的創作,而自稱「海流文學」──以身體力行的方式,重炙與建構「達悟傳統」的生命書寫。些作品以達悟族獨有的世界觀與神話,傾聽海洋的聲音,捍衛內心的信念,回視殖民統治下的馴化歷程,反思自身多元文化碰撞的傷痕與記憶。其兼融族語和漢語的獨特語法與敘事,真誠、細膩、內斂,而富含詩意,迭獲佳評與各類獎項,日本草風館出版社在其推出的台灣原住民文學選系列中,特別單獨刊行夏曼‧藍波安的海洋文學兩種。

 ◎藝術獎得主:梅丁衍

梅丁衍,1954年出生,台北市人。梅先生以精闢深刻的觀念藝術的創作歷程,在臺灣當代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建立了一個鮮明而備受推崇的重要地位。旅美期間,關注「身分認同」,透過作品探討政治議題,特別是臺灣的國族認同、歷史敘事與國際地位的議題。返臺之後,他透過各種不同媒材,針對這些議題,積極從事觀念性的藝術創作,表現出反省性與批判性的觀點。從1990年代至今,梅丁衍已經發表許多被視為是臺灣當代藝術經典的作品,都能針對當時臺灣社會的現實語境,作出觀念藝術的反思,而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時代經典。過去嚴謹的創作歷程,梅丁衍已經為他自己建立了具有高度辨識性的藝術風格,也已經成為臺灣當代藝術的一座高峰。

◎藝術獎得主:潘小俠

潘小俠,本名潘文鉅,1954年出生於台北市。他始終以攝影持續關注台灣土地與社會運動,歷時35年而不輟,其毅力與精神對台灣史的貢獻卓著,特別是原住民以及白色恐怖、二二八受難者的紀錄,彌補了歷史記載的缺憾。攝影是一種最能直接紀錄社會脈動之藝術,潘小俠的《白色烙印─1949~2009人權影像》、《台灣二二八事件紀實影像與口述歷史》亦復如此,他的鏡頭讓我們感知並認知台灣歷史中缺乏的扉頁,讓我們知其所以,望向未來,

吳三連獎簡介:

40年前,1978年吳三連先生(1899-1988)八秩華誕時,其親友及關係企業負責人,有感於先生平日對文藝的重視與努力,決定籌設「吳三連獎基金會」。40年來,基金會以一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力量長期獎掖、贊助在台灣文學、藝術上卓有成就者,由於評審過程嚴謹,態度公允,得獎者皆為各領域有傑出貢獻之人士,至今獲獎者已達147位,為國舉薦人才可謂不遺餘力,受到朝野各界肯定。

「吳三連獎」不僅是「後設之獎」,藉由本獎之頒贈給予得獎人成就之肯定,同時也是「先驗之獎」,指引未來創作者朝向一個具有台灣主體性的文化重建之路邁進,並作為繼續創作之動力與目標。吳三連獎基金會承續吳三連先生對台灣文化奉獻的精神,庚續「為台灣文藝打光、為台灣文化奠基,以期建立「以文學與藝術展現人類自由心智之心靈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