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研究有重大發現,長庚研究團隊耗時3年,分析台灣98名肝癌患者基因,發現近8成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可能曾經使用含馬兜鈴酸中草藥,導致基因突變。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每年新增1萬1000名肝癌患者,奪走超過8000條寶貴性命,高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2名。

長庚醫院今天舉辦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主任謝森永表示,超過8成肝癌患者都患有慢性B型、C型或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因此過去觀念中,經常認為肝癌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造成的。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近期與新加坡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花了3年時間分析台灣98名肝癌患者的基因,發現有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竟帶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顯示台灣將近8成的肝癌,很可能都和馬兜鈴酸有關。

謝森永說,研究團隊隨後更利用國際公開的肝癌基因資料,分析全球近1400個肝癌基因,發現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也廣泛出現在中國大陸(47%)、韓國(13%)及東南亞國家(56%),但日本(2.7%)、歐洲(1.7%)及北美(4.8%)則比較少。

他表示,這項研究成果今年10月已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轉譯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馬兜鈴酸到底是什麼?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陳俊良表示,馬兜鈴酸存在許多中草藥裡,過去常用於減重、消水腫、治療關節炎等,但因近年陸續有研究顯示,馬兜鈴酸腎毒性、致癌性都很強,而且與泌尿道癌、膀胱癌的發生有密切關聯,民國92年台灣已全面禁用。

陳俊良解釋,其實過去會使用到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多是因名稱相近誤用,例如「川木通」沒有馬兜鈴酸,但「關木通」就有;「漢防己」沒有馬兜鈴酸、「廣防己」就有。

馬兜鈴酸為何會致癌?謝森永指出,馬兜鈴酸對去氧核醣核酸(DNA)有很強的親和力,可以直接接到DNA的核苷酸上,導致配對出問題而出現突變、發生癌症,若將細胞生長比喻為行駛汽車,這個突變可以抑制汽車的煞車,同時猛踩油門。

謝森永說,可怕的是,馬兜鈴酸致癌能力比抽菸、紫外線更強,另因馬兜鈴酸是靠人體的肝臟、腎臟代謝,因此這2大器官首當其衝。

謝森永呼籲,馬兜鈴酸在台灣雖然全面禁用,但在國外仍有部分開放,呼籲有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患者,應定期就醫並遵從醫師處方,千萬不可誤信偏方自行買藥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