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雖地小人稠,獨特的氣候條件卻幫助我們生產了各形各色的不同農作物,近年來,台灣農業轉型,農民逐漸轉變成小而精緻的農業,產品以高附加價值為主要收益,但一旦遇上天災人禍,其損害也不言而喻;台東地區農民受水災影響多年,而政府終於在去年有所動作,一口氣投入2億重金在花東地區,希望能改善當地農民的工作環境!

為穩定台東卑南地區,共4,200公頃的農田灌溉用水需求,行政院於2016年正式核定,朝花東地區投入了2億元經費;其中1億4千萬元被用來興建卑南圳攔河堰及排砂道,同時改善其餘取水設施;另外也投入經費6千萬元,進行卑南上圳取水口的改善工程,還有下游河道清疏工程,希望能讓未來以分年分期的方式,逐步改善該地區農田灌溉取水。

農委會表示,台東農田水利會轄管的卑南圳及卑南上圳,供灌面積分別達2,680公頃及1,520公頃,近年因氣候及地質因素,持續造成進水口設施損壞及導水路損毀,每年均需投入近1千萬元進行維護管理,現有卑南圳及卑南上圳灌溉取水方式,係以主壩上方設置臨時土堤抬高水位取水,每逢豪大雨土堤即遭沖毀,大量土砂隨灌溉用水流入導水路,亦導致下游渠道淤積堵塞而無法取水,需重新堆置土堤和清淤,方可恢復供水,影響廣大農民耕作,實在有急需改善之必要。

農委會也說道,該工程完工後,能提供農田穩定灌溉用水,不但能降低每年維運成本,也能確保農民耕作所需,提高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