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台灣政壇上非常指標性的一年,因為出現一位無黨籍候選人,以「推倒藍綠高牆」為理念,終結藍營在台北市長達16年的執政。柯文哲採取「在野大聯盟」的策略,成功突破藍綠對決的防線,讓台灣政壇正式進入色彩繽紛的時代。

民進黨中常會9日通過重點支持對象前,早有媒體率先披露綠營和柯文哲要共提「首都進步大聯盟」,跨區支持民進黨未提名選區的候選人,貌似要在北市複製相同策略,做出「在野大聯盟2.0」,進一步裂解國民黨。媒體關注柯文哲是否支持,但他卻講得很隱諱,只說「這可以討論,但要有論述,常常做一件事情要有論述,我還在思考」。

什麼需要論述?「進步」需要論述。什麼是進步?又什麼人才能代表進步的力量?檢視這份「進步大聯盟」的名單:先攻擊民進黨再加入民進黨最後又不願掛民進黨籍參選的潘建志、支持愛國同心會的李慶元,而黃珊珊的橘色標幟鮮明,親民黨長期在兩岸議題上偏統;這些重點支持對象讓一向重視台灣主體性的民進黨基層,不免對黨中央的決策感到疑惑。

4黨5色,一樣進步?難道真的高喊「打倒國民黨」這幾個字,就能把所有人拉進同一陣線?非國民黨的候選人就是進步嗎?還是社會對進步這2個字有更高的定義?也難怪曾參與學運的魏揚看了這份名單,還特地去教育部辭典查了「進步」這個詞是否改了意思。

社會民主黨召集人范雲從年輕時,便為社會運動努力,堅持理念至今組黨參政,沒想到有一天,突然發現競選照片中左邊是李慶元、右邊是楊實秋,不知道范雲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