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所研發的金星探測器「曉」(Akatsuki),7日上午使用殘存的小型引擎,再次挑戰進入金星軌道。是否成功的最終結果將於2天後公布,如果成功,「曉」將離開目前運行軌道,進入環金星軌道,開始執行對金星大氣的觀測任務。

日本放送協會 NHK 7日中午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日本時間7日上午8時51分(台灣時間同日上午7時51分),於金星探測器「曉」(あかつき;Akatsuki)接近金星上空約500公里的時候,啟動了4台小型引擎噴射了20多分鐘,目標是降速後進入環金星軌道。是否成功,結果將會在2天內分曉。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7日報導,「曉」號於2010年5月發射,同年12月曾挑戰進入環金星軌道,可惜以失敗告終。後來發現是向主要引擎供應燃料的管道閥門存在問題。在此後的5年裡,「曉」號繞太陽運行了9周,一直在等待再次接近金星的時機。

NHK報導表示,「曉」號已經超出當初設計的使用壽命,內部的零件恐怕正逐漸劣化中,這次的挑戰可說難度相當高,「曉」號是否能成功執行任務,是關注的焦點。

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官方網站的說明,在主要引擎發生問題後,這次是使用控制飛行姿勢方向的小型引擎。現在探測器的狀態正常,飛行姿勢引擎噴射號,正在測量並計算軌道中。

JAXA為了這項太空計畫,開設了特別網頁介紹,主要是因為和金星自轉速度相比,金星大氣是以非常快的速度循環,因此會出現地球所沒有的現象,被稱為金星的超慢速自轉(super-rotation)。

根據台北天文館的網站說明,金星最大謎題其中之一就是金星的超慢速自轉,金星風速之前,環繞金星一周僅需4個地球日,遠快於金星自轉一周所需的243天。雖然先後有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金星先驅者號(Pioneer Venus)、俄羅斯的金星號(Venera)和織女號(VEGA)、NASA的麥哲倫號(Magellan)及歐洲太空總署(ESA)的金星特快車號(Venus Express)任務前仆後繼地前往探測金星,但這個超慢速自轉之謎始終未解。

金星光弧正是由此而來。光弧是被金星中層大氣(中氣層,mesosphere)所折射而產生,因此光弧的亮度可呈現出中氣層的溫度和密度結構。根據某些理論,金星中氣層是造成金星超慢速自轉物理現象的關鍵。分析光弧的光變曲線,研究者們便可繪製出從金星中氣層從一極區到另一極區的溫度和密度分佈概況。

台北天文館的網路天文館說明,地球和金星這兩顆行星和太陽的距離差不多,基本上都是由相同的物質組成,且體積相當近似,如同雙胞胎一樣。然而,金星的大氣層質量將近地球大氣的100倍,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這種溫室效應氣體讓金星表面溫度高達攝氏450度左右。高達22公里高的硫酸雲漂浮在大氣中,風速高達每小時350公里的強風環伺金星而過。真有人類進入這樣的大氣環境中,結局就是被壓扁、窒息、脫水,甚至可能自燃。

巴黎天文臺(Observatoire de Paris)Thomas Widemann說:「我們不瞭解為何金星大氣會演化成與地球如此不同。」現有的理論模型和技術都沒辦法完全解釋金星何以至此,換言之,如果能多瞭解金星一點,就等同於多瞭解地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