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議定書》簽定以來,闊別18年再次召開共同協商地球暖化對策新架構的聯合國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屆締約國大會(COP21)於台灣時間30日在法國巴黎開幕。在目前地球暖化益發嚴重的背景下,將會有約150個國家及地區的領袖出席,除了期待最終能達成協議以外,已開發的先進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的對立根深柢固,預料將會有非常嚴峻的交鋒。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於30日凌晨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屆締約國大會(COP21),簡稱「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將於台灣時間30日傍晚於巴黎召開。包含發展中國家在內的所有會員體,將在COP21中商討議定2020年以後處理地球暖化對策的新架構。如果能達成協議的話,這將是1997年簽定的《京都議定書》只針對已開發先進國家有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以來,18年後,處理地球暖化議題的新架構。

COP21開幕首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美國總統歐巴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約有150個國家及地區的領袖出席,預定將發表暖化所帶來的嚴重影響和各國處理方針的相關演說。在COP的大會場合中,各國領袖齊聚一堂已是6年前的事了,希望藉由此次大會達成協議的期待相當地高。

另一方面,在會議事前的交涉協調上,無論是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於暖化對策所需擔負責任是否應有別野浩,或是發展中國家在溫室氣體削減排放以及暖化影響受害上,已開發國家是否應該給予資金支援也好,兩方持續對立中。預料未來2週間的會議將會有非常嚴峻的談判過程。

COP21觀察的重點之一在:是否能成為暖化對策的歷史性轉折點?

《京都議定書》是首次規範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架構,其基準點是1990年,當時世界二氧化碳量有6成是已開發國家所排放,因此《京都議定書》只規定已開發的先進國家有義務削減排放溫室氣體。但是,隨著經濟持續成長,發展中國家所排放出的溫室氣體也跟著增加,到了2012年,發展中國家的排出量,已占了全體溫室氣體的6成。

雖然各國一致同意對於溫室氣體排放削減應該要有新的架構,但是,先進國家希望能要求不斷增加排放量的發展中國家也能負擔起減碳義務,發展中國家則希望至今為止持續不斷大量排碳的先進國家能多承擔,兩者之間激烈的對立,對於要求會議全體一致同意的COP來說,每年總要持續嚴峻的談判過程。目前世界各地熱浪來襲、洪水時發,暖化影響所造成嚴重的自然災害不斷擴大,在這次大會中,全體達成共識的機會很高。

如果能夠達成新的共識的話,這將是《京都議定書》簽定18年後,世界各國對於氣候變遷下地球暖化的處理對策取得協議的歷史性轉折點。

這項新的架構,將會由到目前為止,占世界溫室氣體排出量超過9成以上的180個國家,向聯合國提出削減溫室氣體的目標。

氣候變遷暖化最大的責任,至今為止,是由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先進國家負責,這次協議也希望向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及發展中國家提出初步的溫室氣體排放削減目標,這將是此次談判重要的期待與目標。

中國做為排放溫室氣體最主要的國家,占了世界全部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2%,中國希望到2030年為止,與2005年相比,單位GDP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削減比例將從60%提高到65%。如果經濟成長GDP增加的話,雖然碳排放量也會隨之增加,但是希望二氧化碳排出總量到了2030年左右,能夠盡快減少的預期指標也被排上議程。

美國做為僅次於中國的排放溫室氣體國家,占全體碳排放量的13.8%,希望到2025年與2005年相比,削減比例從26%提高到28%。

歐盟占全體碳排放量的10.2%,希望到2030年與1990年相比至少要削減40%的排放量。

印度做為第3大碳排放量大國,希望到2030年與2005年相比,單位GDP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削減比例從33%提高到35%。

位居第7的日本,占全體碳排放量的2.8%,提出目標為希望到2030年為止,與2013年相比削減26%。

以上的削減目標,都是各國根據自己國家的狀況,自行決定的目標,因此相比較的基準年指標,每個國家也均不相同。

根據試算結果,各國向聯合國祕書處所提出的碳排放量削減目標就算達成的話,也無法達成抑制世界平均氣溫上升與工業革命前相比不到2°C的目標。因此,「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秘書長費蓋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表示,在COP21大會上共同合意建立的新架構,為了要提高各國的削減目標,制定5年檢測標準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COP21,專家學者所關注的焦點在哪呢?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所高村佑加理(音譯。日:TAKAMURA,Yukari)教授對於這次會議的意義表示:「疑似因為暖化所影響的自然災害和異常氣象,在世界上持續不斷地發生,因此,削減碳排放量的早期因應對策的要求高漲。如果能在COP21上達成協議的話,不只是先進國家,包含持續不斷增加碳排放量的發展中國家也包含在內,能夠達成共識建立具有實效的新架構的話,就這點來說,具有非常劃時代的意義。」

在此之上,為了建立新架構,各國提出的溫室氣體削減目標,是否具有法的拘束力?對於控制氣溫上升不超過2°C的國際目標,如何能建立促使各國目標提高的機制?對於資金缺乏的發展中國家的因應對策,如何進行資金援助?以上3點,都是專家學者持續關注的焦點。

另外,關於協商共識的前景,高村也指出:「在巴黎恐怖攻擊事件後,不管舉行COP21是否有危險,美國、中國等100國以上的領袖齊聚一堂,也展現了一定要達成共識的意志。我想,這樣的政治意涵也會反映在之後做成的共識文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