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等研究團隊25日公開發表,成功研發出會發出黃光或綠光的流感病毒。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於25日晚間報導,這項研究是由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的河岡義裕(KAWAOKA, Yoshihiro)所主持的研究團隊進行。透過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發光,體內什麼地方受到感染最嚴重,將可以一目了然,這對解析流行感冒的病理狀態上,將會發揮重要的角色。

研究團隊使用了基因轉換的技術,成功將能夠發出黃色、綠色等4種類的光的基因融合進流感病毒中。當實驗用的白老鼠感染該流感病毒後,透過專用的顯微鏡,可以看到實驗鼠的氣管、支氣管浮現了光,老鼠體內哪裡受到病毒感染一目了然。

再者,相同的方法,也可以讓H5N1型的禽流感病毒發出光來。這種病毒和一般的流感病毒不同,透過攝影捕捉光線出現的地方,可以發現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肺部深處急速感染並擴大的狀況。

河岡教授表示:「病毒究竟感染臟器的哪個地方?這項技術使得立體化觀察成為可能,也讓流感病毒的研究更進一步發展有了期待可能性。就算是新型流感發生,對於新型態的病毒究竟容易在體內哪個部位增生的病理狀態,以及如何治療,這項技術都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這位美籍日裔科學家河岡義裕教授的研究,向來極具爭議性。根據英國《獨立報》去年7月1日報導,河岡曾幾乎完美重製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差別只有3%。這種病毒1918年感染當時全球1/3的人口,多達5000萬人喪生。

2014年更在實驗室製作出H1N1型新流感病毒特別頑強的病毒株。批評者警告,H1N1型病毒在它剛出現的第1年就造成50萬人死亡。而河岡當時表示,主要希望能藉此更了解病毒變化的過程,使得疫苗可以更趨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