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對很多台灣人而言,可能會將他與蔣中正做聯想,但只要對新加坡獨立建國的處境及國家條件有全盤的了解,他對新加坡終身的貢獻將獲得最高的評價。在他的手中新加坡已成為世界經濟中心之一,放眼半世紀這位戰略家的成就已經奠定其亞洲巨人的典範與地位。

今年新加坡慶祝建國50周年,國民要面對第一個沒有李光耀的國慶日。他的離去,新加坡各界早有準備,送別他的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感謝。

沒有李光耀的強勢領導,就沒有今天國際級的新加坡

李光耀是政治強人中的強人。在英國殖民馬來西亞時期就以32歲年輕之姿成為反對黨議員,34歲時馬來亞聯邦獨立,以35歲執政黨議員身分擔任新加坡自治邦的總理,在42歲時新加坡獨立,展開其31年的內閣總理生涯、14年國務資政以及7年的內閣資政,繼續出席內閣會議指導部長執政,直到2011年退出內閣,期間也總計擔任38年的人民行動黨秘書長,維持至今不敗的執政黨紀錄。91歲的李光耀打造了新加坡建國以來的治理文化基石,也成功領導新加坡以一代人的時間從第三世界國家成為第一流的國家。

天生的領袖時代的強人

李光耀是政治菁英中的菁英。他成為政治人物之前擔任律師為工會辯論,在工會中建立以演說的魅力掌握群眾基礎,李曾經引用他人說的話,如果希特勒的演講稿是用寫的,而不是用說的,德國人絕不會走上戰場。在紀錄片中,李光耀總是不看稿地生動演說,用簡明的英文清晰傳達他的理念與決心,搭配的是炯炯有神的目光與強而有力的手勢,雄辯滔滔,意氣風發,這是現代的新加坡政治人物無論在國會殿堂或群眾場合難以超越的。

他也是達爾文生存主義下的政治領袖。在李光耀42歲之前,見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也親歷在日本殖民下求生存,並帶領對抗英國殖民爭取馬來西亞獨立。當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西亞被迫獨立時,李光耀在媒體前哽咽掉淚,而對付共產黨及反對派鬥爭時又能鐵面整肅,毫不留情。他自述,在經歷激烈的作戰中,軟弱、遲鈍或緊張的人早就掛了,他所做過的生死關頭決定與經歷的嚴酷危機,將他的觀點、志向和優先目標根本、永久性的鍛鍊成鋼。

產生低劣經濟表現的政治制度,最後會被更有生產力的政治制度所取代,不論民主或專制,是否能凝聚在經濟成長並替國民創造就業才是他的治國鐵律。歸納新加坡成功3要素:堅定的領導、有效率的政府、社會紀律,這3支箭都為射向經濟發展而效力。事實是檢驗真理最好的說明,新加坡當今平均國民所得5萬5美元,大學畢業生起薪6萬元台幣,整體失業率維持在2%的表現,2000年後更成為全球在東南亞南亞投資的最重要經營據點,李光耀用治國成就證明,並說服他的新加坡國民走在紀律大於民主的發展軌道上。

創立一條中西的拔河

獨立之初,李光耀選擇將新加坡整合進世界體系,按照國際規矩行事,國家越國際化,處境越安全。新加坡在李光耀的帶領之下,表面是華人、骨子裡卻是西方人。落實西方的契約文化,強迫全國上上下下照著規定走,一切採用國際化的規格,也才能讓多種族多利益都在透明穩定的軌道中各自追求各自的夢想,這是李光耀創立的「新加坡夢」。但他又說:「坦率地說,如果我們不曾以西方的優點作為自己的指導,我們就不可能擺脫落後,我們的經濟和其他各方面迄今會處於落後狀態。但是我們不想要西方的一切。」李光耀回應國際對新加坡所謂專制的批評,堅定表明別拿自由民主的文化在新加坡社會做實驗,也不要用西方的標準來評論新加坡治理,我們的生存,我們自己負責。

契約文化下的新加坡社會,處處可見中西的文化拔河。李光耀最得意的是莫過為新加坡選擇以英文作為第一語文,強迫這個小紅點擁抱新理念、新技術,除了是為商業上的務實考量,根本上,他也認為中英語文上的不同思維模式是競逐創新最大的分野。但最後華人的基因似乎獲勝,新加坡人被認為「怕輸、怕死、怕政府」的民族性,反倒是跟冒險犯難、創新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馳,這也可能是建國之父當初的先見之明,用來對付華人文化巢臼的反向操作。

李光耀另一個奠定新加坡的軟體工程,就是標榜菁英主義為國家的棟樑,國家的進步主要就靠他們。新加坡發展的關鍵核心就是由最優質的一流人才組成一流政府,並由上上之人出任總理和部長,因為沒有能幹的人,再好的制度也枉然;而誠實和正直仍是李光耀最強調的從政指標,因為最優秀的人也會幹出最壞的事。

政府從18歲的大學考試中選出最優秀的人才,再利用政府獎學金制度培養其專業,甚至出國深造,用機制決心要把菁英培養成出類拔萃的人。獎學金得主畢業後被分配到政府部門與常任秘書一起工作,並在培訓過程中被輪調到不同機構,每個職位待上2至3年,以儲備成為領導國家的梯隊。政府採用殼牌(SHELL)石油公司的潛力評估系統簡化為4個評鑑官員的標準,即直升機特質、分析能力、想像力、現實感來做考核,菁英晉升快慢取決於工作績效及上述4項潛力值。官員到了35歲左右一旦被評為低於副常任秘書級能力,就必須離開政府部門,與領導絕緣。在這個菁英選拔過程中,一直保持優秀的行政官員就會被造就成國家領導群,進而通過選舉接受民意洗禮而成為部長及總理。

新加坡擁有全球最高薪的政府官員,錢要給得夠!不能要求最優質的人才為國家犧牲太多,高薪是讓領導梯隊持續維持新加坡在第一世界中的必備政策。對於部長的薪資採用6大民營企業8位最高收入的從業者的三分之二,一級主管階級則採用6大民營企業中32歲最高收入的第15位中位數來比照,行政官員的薪資隨著私人部門薪資浮動,總理與部長級年薪已高達5千萬台幣,一級主管薪資也有超過年薪1千萬台幣。

(作者現為新加坡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