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人口日」,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對《世界城鎮化展望》進行了更新。根據最新資料,當今世界一半多的人口、相當於39億人居住在城鎮地區;到2050年,城鎮人口將再增加25億,而且絕大部分增加的城鎮人口將集中在亞洲和非洲。

根據聯合國新聞中心10日引述報告指出,在1990年,全世界有10個人口上千萬的超大城市,到2014年,全球有28個這樣的城市,一共居住著4億5000萬人口,相當於世界城市人口的12%。

  

在超大城市中,有16個在亞洲,4個在拉丁美洲,3個在非洲和歐洲,2個在美洲。位於世界超大城市之首的是東京,擁有3800萬人口,其次是德里,2500萬,上海2300萬,墨西哥城、孟買和聖保羅分別有2100萬人口。

《世界城鎮化展望》的2014年更新版顯示,1950年,全球城市人口僅有7億多,到2014年增加到了39億。儘管亞洲的城鎮化率較低,但由於人口基數大,這裡仍然是世界上城鎮人口最多的地區:超過一半的世界城市人口居住在亞洲。

  

到2045年,世界城鎮人口預期將超過60億,大部分城鎮人口的成長將發生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這些國家將在滿足不斷成長的城鎮人口在住房、基礎設施、交通、能源、就業、教育和醫療需求方面面臨巨大的挑戰。

  

未來城鎮人口增加最多的是印度、中國和奈及利亞。到2050年,這3個國家將分別增加4億、3億和2億城市人口。

  

經社事務部人口司司長威爾莫斯(John Wilmoth)指出,管理好城鎮地區已經成為了21世紀世界面臨的最重要的發展挑戰之一。

  

威爾莫斯表示,「成功的城鎮規劃需要關注規模不同的城鎮。如果得到恰當管理,城鎮將能夠為經濟成長帶來契機,擴大為數眾多的人口獲得基礎服務的管道,包括醫療保健、教育,因為為居住密集的城鎮人口提供公共交通、住房、電力、水和衛生設施要比為分散的農村人口提供同等水準的服務更便宜,而且對環境的損害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