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第一次台灣行,有點敗興而歸,但未必是壞事。這不是張志軍個人的失敗,事實上他「照表操課」,表現中規中舉,不講刺激的話,反倒讓做主人的台灣陸委會顯得尷尬。這次訪問沒有實質重要議題要討論,主要是陸委會和國台辦希望確立兩岸事務主管官員互訪的模式。但是經服務貿易協議以及自由經濟示範區等議題在台灣引起這麼大爭議,特別是在歷經「太陽花運動」之後,這怎麼會是帶有脅迫者意象的彼岸官員,以如此大的陣仗,在台灣四處趴趴走的適當時機?

張志軍此行避開了國家象徵意味比較強的台北市,主要是想貫徹他「三中一青」的訪問主軸,亦即只要形式上接觸了中南部、中小企業、中低收入者以及青年,而且無風無浪順利完成,這次訪問便算成功,取得了回國報告以及宣傳的良好材料。從中國角度而言,這是一次更高層次的統戰之旅,可惜事與願違。

今年三月底的「太陽花佔領立法院」行動已經實質地改變台灣的政治大環境,意即政府及政黨已無法再繼續壟斷台灣國家的走向,民眾要求監督並且參與兩岸政策制定的聲音,響亮到全世界都聽得見,可是台灣的陸委會和中國國台辦仍決定把之前在南京第一次「王張會」所訂下來的政治時程繼續走下去,所以張志軍在今年前半年的最後幾天,雖然準備匆促,還是來了台灣。

在這樣敏感的政治氣氛下,為了保護張志軍的安全,國安單位所配置的維安甚至超過總統規格,結果讓張志軍在各個場合的出場更加像個「上國特使」,當然也更加剌激本來就不以為然的民衆的不滿,衝突更難避免。

原本就困難的局面,再加上一些個別活動地點安排的不恰當,果真就出現混亂場面。譬如說選擇高雄西子灣的中山大學做為王張再次會面的地點,實在令人難以理解。從高雄市區到西子灣只有狹窄的通道,維安有相當難度,而中山大學社科院又正是主要抗議團體「黑島青」的大本營,陸委會安排在這裏做「王張會」地點有點近乎挑釁,發生灑冥紙及潑漆的混亂事件,有大半要怪陸委會自己愚蠢的選擇。

把與學生的接觸安排在義守大學是很可笑的。媒體上出現紅頂商人林義守卑微地向張志軍行九十度鞠躬大禮的照片,更加強了國人對張志軍「上國特使」的印象。而佛光山超總統規格的迎賓場面也是讓人對星雲和尚的政治到不行印象深刻。到義守大學及佛光山比較像是張志軍在台灣的「取暖」或「宣慰」行程。

張志軍與民進黨髙雄市長陳菊的會面是一項突破,也讓張志軍的台灣行多了一點「理解溝通」的成分,這是必須去正面看待的。但對陳菊而言也是一次艱難的挑戰,她必須展現一個在野黨地方重要行政首長的大氣,但也必須在維護訪客人身安全及允許民衆抗議的充分表達之間取得平衡,西子灣事件證明這並非易事。

但兩岸關係的急緩鬆緊,畢竟還是掌握在中央的手裏。當國軍、國安局以及台灣過半民衆認定中國是具有敵意國家的時候,陸委會秉承馬總統意思,安排對岸國台辦主任來台灣進行這麼高調的訪問,是隱涵極高風險而且近乎政治精神分裂的作法。

幾個地方的抗爭固然敗了張志軍的興,也讓陸委會灰頭土臉,但這已是最好的結果了。你能想像為了讓張志軍的訪問「徹底成功」,在台灣實施近乎戒嚴的維安措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