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第2艘3000噸級的巡防救難艦「高雄艦」今(18)日下水,今後將以高雄港為基地,負責南部海域、專屬經濟區巡防護漁以及救難任務。

編號(CG-129)「高雄艦」下水後,與「宜蘭艦」(編號CG- 128)同為海巡署現有最大噸位巡防救難艦。「高雄艦」由海巡署海岸巡防總局委託高雄中信造船集團建造,今天在高雄旗津中信造船廠舉行下水典禮,海巡署副署長尤明錫主持,他期許巡防救難艦全力發揮海域巡防和救護任務等功能。

「高雄艦」與「宜蘭艦」為同等級的姐妹艦,人員編制50人,船長119公尺,具4部主機,有雙可變螺距螺槳、側推進器、穩定翼等,最大船速可達24節,續航力1萬海浬,武裝配備有40快砲、20機砲和T75機槍,高壓水槍射程可達120公尺以上。

尤明錫說,「高雄艦」今年11月成軍後,負責南部海域及專屬經濟區巡防護漁及救難任務,執行「維護主權」、「保障漁權」工作,由於這海域鄰近台菲爭議海域,「高雄艦」建造完成後更能增強這海域執法能量。

「宜蘭艦」與「高雄艦」是依「強化海巡編裝發展方案-3000噸級巡防救難艦2艘新建計畫」方案建造,總經費約新台幣52億元。尤明錫表示,除了這兩艘3000噸級外,另外還有4艘1000噸級的巡防艦正在建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