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學運持續成為國際媒體關心的焦點。最新1期《經濟學人》(Economist)以〈懸在兩難的鹿茸上-台灣總統馬英九的雄心與公眾對中國的疑心相衝撞〉為題,分析馬英九期待留下穩定的兩岸關係,被雙方人民視為英雄的夢想看來是要失望收場。

《經濟學人》這篇分析報導提到,馬可能是受到在兩岸都受到尊崇的孫文啟發,期待能藉著扮演促成歷史性和解的領導者角色,受到雙方人民的懷念。然而,台灣與中國的和解依舊非常遙遠。曾經是國民黨內最受歡迎政治人物的馬英九,在去年秋天的民調跌到個位數,被反對黨譏笑為「9趴總統」。

這篇報導描述,馬英九跟中國政治局任何1位國務委員一個樣,頭髮梳理整齊、光鮮亮麗。坐在台北總統府受訪的他,也和那些中南海的領導人一樣,不願意承認有任何策略上的根本缺陷。

這篇報導指出,改善對中國關係一直是馬政府的施政核心。在與中國簽定21項協議後,馬英九下一步想要的是馬習會。馬英九希望能在APEC與習近平會晤。畢竟APEC的會員是經濟體,而不是國家。香港也是APEC的會員,所以兩岸領導人在APEC見面,比較不會挑戰中國把台灣視為一個省的立場。在中方提出異議後,馬表示在其他地方會晤,也不是不可能。

這篇報導分析,此事也解釋了目前台灣反服貿抗議欲動並非只是單純的本地問題。學生佔領國會的行動與反服貿的論述,反映出大眾對於馬英九本人以及對兩岸經濟統合的高度不信任。抗議群眾把馬英九描繪成中國的丑角,還要尋找失蹤老人馬英九。他的鹿茸是鹿耳毛之說也成為笑柄。

馬英九說人民很支持馬習會,但民進黨的吳釗燮卻宣稱此舉事實上只會讓國民黨在2016年總統大選受傷。馬英九說在他任內對美關係是1979年(台美斷交)以來最好的階段,但其他人都很懷疑。當美國要「重返亞洲」時,甚少提到對台灣的承諾。相反地,「棄台論」卻不時出現在各種刊物上。

這篇報導結論時指出,馬英九試圖在失敗主義和冒進主義間走1條中間路線,但台灣人民似乎對他相當有戒心。台灣人民的現實主義傾向以及民進黨的自相殘殺,或許會使2016年的總統又是國民黨人,但馬英九留下歷史地位的美夢,大概是要失望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