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5年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踏上南京中山陵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今(12)日上午也以官方身分到場謁陵,並表示「中華民國」是「國父孫中山」創建的,如今已經103年了,這是不容忽視的「政治現實」;而國台辦張志軍昨天在「王張會」中也表示,在反對台獨、堅持92共識的前提下,兩岸特別需要「直接連繫」。兩岸關係除了兩岸兩會的「白手套」外,頓時由「國共兩黨」交流瞬間提昇為「官方往來」,這樣的進展會在馬英九總統缷任前到達什麼樣的程度?會否成為馬英九所謂的「歷史定位」,外界都在看。

在昨天的「王張會」舉行之前,中方傳出設定不談政治議題、不提「中華民國」、不提「人權、民主、總統」共3個「不能」的限制;而今天王郁琦的表現似乎在呼應他在行前記者會所說的「請大家拭目以待」、「會在適當場合講適當的話」。

不過,中方的接待從連戰時期的「高規格」到這2天的「冷淡低調」觀察,張志軍稱呼王郁琦「官銜」難免予人有種「給小孩糖吃」的味道,而我方希望中共協助加入國際經貿組織整合,中共也有「先把ECFA談完再說」的堅持,兩岸關係是否能如馬政府所想像從此海闊天空,恐怕還有段距離。

平心而論,無可否認的是,2012年9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紫金山峰會上,會見了連戰。2014年2月,兩岸官方代表的「王張會」在此舉行,且能互稱官銜,以及王郁琦今天能在中山陵談中華民國,確實是兩岸交流的一大突破,至少由此可見,兩岸不再是國民黨對共產黨的事,而是兩邊政府的事,至於層級問題,雙方各自表述則是一直以來不變的現象。

這是否意謂兩岸已經不得不涉及「政治議題」的談判?在立法院事先的約束下,王郁琦還是在這次「王張會」中,做了一些突破,如未來陸委會和國台辦官員可以靠手機通話討論相關業務,不再經由海基、海協這2個所謂「民間」的白手套;而府方也隨即發出新聞稿稱許,可見這是台灣訪問團赴中前即擬好的策略。

但中共當局在4個多月的時間內就搞定王郁琦來訪事宜,一定有其政治考量存在,就如國台辦所說,這是重要的一步,跨出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這樣的想法對中國而言或許順理成章,但對台灣而言,在大多數民眾都希望維持現狀的情況下,將是未來要持續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