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22期)陽光時務電子雜誌,針對廣東政府和民間社團組織近來一系列「鬆綁」舉措,做了詳盡報導,指這些民間組織早已各顯神通自尋生路,政策放開給他們的未來發展提供了真正可期的空間,但未必可以立刻變現;政府的傳統管制思路與民間的活力開放還存在相當大的認知差距。

這篇標題為《重建細胞:廣東社會組織鬆綁》的報導,指2011年7月,廣東省省委書記汪洋首次提出要放寬民間組織登記註冊門檻。同年11月,廣東省民政廳負責人就《關於進一步培育發展和規範管理社會組織的方案》作起草說明,明確從2012年7月1日起,除特別規定領域外,社會組織可直接向民政部門申請成立。

廣東政府這項鬆綁民間組織註冊的動作,被認為是社會管理改革啟動的重要舉措。

不過,更早的時候,廣州團委轄下的青年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年初就已開始運作,專門為一些民間組織提供辦公場地,和資金獎勵。

「燈塔計劃」是進駐廣州青年社會組織化基地的第一個團隊,時間是2012年3月。他們並以此作為地址,開始申請註冊民間社團組織。在此之前,這個孕育自大學的志願者團隊做山區的扶貧支教,已經長達十年。

中山大學的社會與公民研究中心(下稱ISC)對「燈塔計劃」團隊來說,就是一個民間孵化基地——ISC掛靠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註冊,這個基地本身,也完全由民間力量一手籌建。

除了「燈塔計劃」,還有很多民間組織是在ISC發軔而起的。華南師範大學的研究生陳嘉俊就是在09年參與ISC推介的環保公益組織培訓課程後,開始 走上了民間公益道路。他與一同參與課程的志同道合者,一起創立了「拜客廣州」——「拜客」即Biker,他們提倡廣州的單車出行綠色生活。

這些年輕人自發創立的組織,活動也別具創意,他們曾經給廣州市前任市長張廣寧贈送單車,提醒市長注意城市里的單車出行環境配套問題。張廣寧接受了贈送,也讓他們成為了第一個與政府直接溝通的「民間組織」。他們給佔用自行車道的機動車貼「告票」的創意之舉,也贏得了很多媒體的報導。

「拜客」得到了廣州千禾公益基金會的支持。這個民間基金會在2011-12年度撥款五萬多元,資助「拜客」的綠色出行理念的倡導和宣傳。

千禾公益基金是廣州一個民間的非公募基金組織,專門為社區公益機構提供能力建設及行政經費的支援。如果說ISC的角色是孵化基地與交流平台,千禾更類似於民間組織孵化的資金提供者。「拜客」大部分的行政費用和建設費用都是由千禾基金會扶持。

報導指出,網絡與社交媒體的興起,催生了一大批新興的民間組織。2008年的汶川地震,一眾微博名人通過微博平台募捐物資,再組織運送到汶川災區。2011年4月,廣州的互聯網媒體人梁樹新在微博發起了「午餐計劃」,目的是為了貴州山區的貧困學童能夠吃上午餐,項目在微博引起反響熱烈,隨後梁 樹新與貴州官方的青年基金會合作,成了「微基金」。

微基金運作至今,已經籌集善款超過300萬元,解決了貴州19所學校,4000多名學生的午餐費用問 題。梁樹新說,微基金的捐款98%都是來自於淘寶、支付寶、網銀等網絡渠道,這正是最直接的民間力量的體現。

在政府「扶持」之前,民間活力通過各種平台、各司其職地有序發展,生成服務型、倡導型和慈善類型等各種組織,並累積了相當的經驗。如今政府鬆綁民間組織註冊,讓民間組織名正言順、獲得更大空間的同時,也意味著政府承接了更多民間組織的管理與支援,需要與民間組織人士有更多的溝通和接觸。

2012年5月1日,《廣州市募捐條例》正式實施。作為放寬社會組織註冊的前期措施,這意味著,廣州地區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和非企業單位將有可能獲得公共募款的資格。

在這之前,中國國內公共募款資格一直被有官方性質的慈善機構壟斷。中國紅十字會的汶川萬元帳篷、天價餐單、郭美美事件等慈善醜聞傳出後,官方慈善機 構的公信力降到了冰點。

中山大學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唐昊認為,民間慈善組織獲得公募資格之後,不僅民間活力得到釋放,也可以與官方慈善機構形成良性 競爭,驅使官方資源的慈善機構改革,改變目前官僚作風導致資源使用效率低下的問題。

不過,並非就此一帆風順。廣東省民政廳政策法規處處長王先勝2012年4月在一場論壇中表示,民間組織的募捐區域和善款使用地都不能超出該組織所註冊的地區,他還透露,已送審的《廣東省慈善事業條例》對 此也有相同規定。

這項規定,讓梁樹新的微基金團隊打消了獨立註冊、落戶廣州的念頭。微基金團隊身處廣州,但是宣傳依靠網絡,捐贈者來自五湖四海,地域難以區分。另 外,微基金所支出的主要項目「午餐計劃」則是用於貴州山區學校。無論募捐區域,還是善款使用地域都不能符合廣州或廣東省的公募條例的規定,所以梁樹新選擇 繼續掛靠在貴州的官辦基金會下,等待廣東政策進一步完善,再考慮獨立註冊。

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健民表示,廣東政府作出這樣的地域限制,很可能與政府對於民間組織的分類管理政策有關。他認為,按民間組織的規 模,大致可分為三個等級:社區級別、省市級別、全國級別;涉及範圍越廣的民間組織政府越難以控制,所以在這項改革初期,政府會更傾向於在社區性的小型民間 組織試水,而牽涉範圍廣的民間組織反而可能受到更嚴格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