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期待的寒假,包括長達9天的年假,理應是學生在學習暫告一段落,用於休憩與從事課外活動的好時機;只是不少學子未能善用此一佳機,家長也未加以留意,放任孩子作息不正常、沉迷電腦,甚至流連夜店、網咖等場所。使得美好的長假換來「假期症候群」的不良效應,影響學子的身心健康。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段永章表示,「假期症候群」是指假期作息過於鬆散與放縱,導致忽略健康的生活方式,因而產生身心危害,並且在假期結束時發生適應不良的現象,這經常發生在時間較長的寒暑假;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們在假期前缺乏妥善運用假期的計畫與準備,因而當假期來臨時,不是整日補眠睡覺,就是通宵達旦或日夜顛倒,造成作息紊亂。

因此,老師與家長在假期之初協助學子們擬定計畫,利用難得的寒假,從事有益的課外活動,同時家長也必須留意孩子的起居作息,本身也以身作則,將有助於減少假期症候群的發生。

段永章醫師指出,不少學生在放假期間因課業壓力減少,可以使用電腦的時間增加,因而容易中沉迷於電腦,不但生活作息不正常,同時也會造成視力、飲食習慣與肌肉骨骼的傷害;當耗費在電腦前的時間增加,也會喪失從事或戶外活動與運動的機會,加上年假中容易大魚大肉的飲食,常常也導致學生們在假期中產生肥胖的問題。

因此,家長們應規範使用電腦的時間,每日不超過1小時為宜,而使用超過30分鐘後也應讓眼睛有適當的休息;也需要協助孩子安排戶外活動,讓全家人在假期中有走出戶外的機會,來替代整日坐在電腦前。

段永章醫師說,家長也必須留意孩子,是否有利用時間按部就班完成規定的假期作業,而不是等到假期結束前才開始趕工;當假期的尾聲來臨時,也應協助孩子們開始收心,將注意力逐漸轉回到課業上,重新熟習坐在書桌前的感覺,作息也應緩步調整回接近上課期間的步調,以避免到了開學時還調整不過來,產生身心適應不良的症狀,甚至導致拒學的情況,失去了假期原有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