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廣集團的客家電視台近日製作了「德國與水共存之道」共四集的系列節目,報導了德國在克服治理洪水過程中,如何解決了包括環境、能源,以及土地徵收等問題;甚至在解決問題源頭,也就是在「全球暖化」問題上,能夠獲取人民、政府和業者的共識。對常遭水患的台灣而言,提供非常寶貴的借鏡。

影片第一集從歐盟要求各國完成洪水災害風險評估切入。有鑒於整個歐洲不斷發生水災,歐盟在2007年底通過,要求全歐盟國家必須在2011年底前,完成國家洪水災害風險評估。而德國巴伐利亞邦政府卻在2009年就完成了評估。

居民從此只要上網就可以得知居住地會發生洪水的機率。另外他們也在近年完成的防洪措施旁,設立了圖文並茂的解說牌,記錄洪害發生時的慘況做為警惕,以及詳實公開防洪措施預計達到的功效。

第二集的主題剛好和台灣最近的大埔徵地有可對照之處;報導中,談到還地於河及土地徵收的處理方法。巴伐利亞當地農民表示,巴伐利亞當地曾於1999年、2005年因為大洪水而造成重大災害,他說,這兩次大洪災都造成他1萬歐元以上的財物損失,而當地邦政府也在2001年提出長達20年,經費23億歐元,約台幣920億元的綜合性防洪措施。

當地政府以建設各種水利設施讓洪水不再成為農民們的夢魘,此外,他們也實行「還地於河」的策略,在非人口密集區盡量避免鋪設水泥,讓河水能夠自然下滲到土地裡。

「藉著拆除河堤、把河川拓寬,還能夠培養生態綠地」,巴伐利亞環境廳,ISAR河計畫主持人說,ISAR河因此變成了德國人最愛的休閒綠地之一,但在10年前,這條河的兩邊其實都只有水泥邊坡而已。

但若要做到還地於河,就一定會關係到土地徵收的問題,「但德國憲法強調個人財產的保障」,巴伐利亞糧農林部參事說,所以即使有土地徵收法源依據,公部門也不會隨便動用。

他表示,當人民土地要被徵收,就可以選擇去法院提告,或要求檢驗徵收合法性,一場官司下來,少說4.5年,所以土地徵收被列為萬不得以的最後手段。

署長說,在巴伐利亞,只能透過自願性去獲得土地,「透過稅服和不斷的資訊交流,所以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地主協調」。

他也指出,除了以市場價格購買土地外,也給予取得地役權的適當補償,也就是制洪地仍然可讓農民耕種;此外,最常用的方法則是土地重劃,這讓不願意賣地的農民,能夠在另一個地方得到替代性土地,且替代性土地的條件很好,又可以防止洪水氾濫,「可以真正達到雙贏的局面」。

第三集焦點放在公民參與,居住於德國Eschen Lohe鎮的居民表示,在德國,若是鄉鎮市公所想施行防洪措施工程,都可以馬上獲得中央政府補助,「但不是所有工程都會讓公民們同意」,這位居民說,這時當地政府就會舉辦說明會。

在說明會前,公部門也會安排一連串的專業課程,讓民眾知道要討論的議題,可以真正讓公民參與公共事務,更可以讓政府在工程規劃時更加嚴謹,巴伐利亞農林部參事說,「重視公民參與,比那些僅僅由上而下被執行的計畫都有未來性」。

在第四集,特別強調全球環境問題的影響。德國為了徹底根除洪水問題,他們認為應該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因為全球暖化就是造成洪災不斷的元兇。因此,德國推動節能減碳的工作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德國在1991年開始陸續推動再生能源計畫,更訂下目標希望在2020年時,再生能源比例可以達到用電量的30%。

所以德國已普遍利用風力、水力和太陽能等乾淨能源盡力想要達成這個目標,更已經設有充電車加電站。他們在1991年至2009年,以這些再生能源提供了2380億千瓦的電力。

但再生能源業者也必須顧慮到生態影響和景觀的問題,像不雅觀的太陽能電版遮蔽住了鄉村原有的美麗景觀,破壞了地景美學也曾引發地方民眾反彈,但商人、政府和居民選擇了不斷溝通、協調,終於真正落實了乾淨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