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如何因應網路和手機時代的挑戰,成為近日兩項媒體論壇的主題,不少全球知名媒體負責人認為,如果能結合新科技,傳統媒體的未來並不悲觀。

這兩項媒體論壇一是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媒體峰會,一是在紐約舉行的新媒體與全球變革研討,前者有來自5大洲、70多個國家、170多家世界知名媒體負責人參加,後者則有美國、加拿大5所著名大學在新媒體及法律、社會、文學等相關領域具重要影響力的多位專家學者共聚。

綜合香港大公報,一些知名媒體的負責人認為,如果傳統媒體能順應歷史潮流的話,未來似乎並不悲觀。不過,傳統媒體可能會以另一種形態存在,而不是目前的報紙、電視、廣播等單一形態。

這種形態將是傳統媒體整合報紙、電視、廣播、網路、手機、多媒體、數位技術等新興載體,向不同層次受眾,方便、快捷地傳播本身所採集和製作的高質量新聞的形態。

報導說,有些媒體已根據現有科技發展,開始設計未來的編輯部和記者的發展模式,迎接已經到來的資訊時代。

紐約時報國際版執行副總編阿普卡表示,該報已精簡一些行政人員,同時保持既有團隊水準。報紙已經不是主要收入來源,網路和部落格等成為經濟資訊傳遞的主要管道。紐約時報還對網路產品進行組合,既有標題新聞,也有長篇分析。在金融危機中,報紙的價格提高

了10%,仍然沒失去訂戶。

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總裁黎瑞剛認為,金融危機促使中國媒體改革,傳統媒體可以適度多元化,利用平台產生更多收入。比如文廣集團旗下的購物電視公司,迄今為公司創造了3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

上海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社長尹明華指出,網際網路開啟了以極低成本進行即時在線全球溝通的時代,這種傳播特性給全球新聞業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衝擊,中國報業正在經歷一種不可避免的選擇。

尹明華說,一般而言,利用數位技術重新規劃報紙的行業邊界和業務形態,推動多元傳播格局下報紙出版方式和經營模式的轉變,這一點已經被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