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江綺玲、施佩君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江綺玲、施佩君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看見彩虹的幸福  紀錄88災民的勇氣

    新聞 看見彩虹的幸福 紀錄88災民的勇氣

    2010.07.29 | 18:14

    新頭殼newtalk 2010.07.29 江綺玲 施佩君/台北報導 八八水災近週年,家扶基金會利用影像,紀錄災民重建家園以及社工深入災區輔導災民的過程,今(29)日舉辦「看見彩虹的幸福」首映會,家扶董事長林柏榕認為,透過記錄片,喚起社會大眾對這些弱勢族群的關懷。 這部紀錄片主要以四個家庭為主角,今天片中的主角也親臨現場,當中一個主角楊爸爸說,這是他第一次來台北,第一次上台講話很緊張,他覺得雖然在這次的水災家裡失去很多,但他卻收穫更多,擁有很多的關心和幫忙,讓他現在能安心的工作,獨自照顧三個孩子,他說:「感激的心溢於言表。」 屏東縣泰武國小因為八八水災讓校舍損毀,校區遷至山下,泰武國小四年級的聖榮,也是片中的主角之一,他在片中也說:「小美魚最想去的地方是藍藍的大海;小嬰兒最想去的地方是媽媽的懷抱;而我最懷念的地方是泰武國小。」 另外,片中的另一個主角,十歲的小女孩小昱,她害羞說,她雖然知道危險,仍然想回到山上的部落,她以後想當護士,因為這一年受到很多人的照顧,希望將來也能用自己的力量去照顧別人。 林柏榕說,家扶於災後提出「安家、安學、安心」三安計畫,利用各界資源深入五個災區的縣市設立「彩虹工作站」,協助災民們重建社區、幫助學童繼續念書、提供災後心靈創傷復原。他還說,在過去一年,因為企業和善心人士的贊助,讓家扶進入災區幫助災民,他非常感謝台灣人民的愛心。 最後,家扶執行長王明仁說,彩虹再現,代表對重建區的象徵與信念,如聖經之約「彩虹之約」,意謂著重建之後不再是苦難。
  • 核二廠遭檢舉   原能會:無證據有糾紛

    新聞 核二廠遭檢舉 原能會:無證據有糾紛

    2010.07.27 | 19:34

    新頭殼newtalk 2010.07.27 江綺玲 施佩君/台北報導 日前德國媒體揭發台灣核二廠的安全疑慮,美國潛水師Robert Greenspan指控在清洗核二廠的冷水塔(「抑壓池」)時,意外發現許多不該出現的異物。原能會核管處處長陳宜彬今天對此證實說,確有接獲Greenspan來信檢舉,但因沒有確切證據,無法證明「抑壓池」底部是否有異物;他同時也指出,核二廠委外負責清洗的台灣承包商和Greenspan有商務糾紛,不便介入處理。 不過,環保專家則批評,從報導可以明顯看出核電廠對廠內工人管理制度鬆散、心態馬虎,這樣的態度容易造成意外的發生。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民並指出,台電在管理方面應加強,一旦管理不善恐導致重大災害。他也認為,負責監督核能廠的原能會應發揮實質監督的責任,雖然原能會有派駐人員在核電廠監督,但顯然是沒有發揮功效。 德國巴伐利亞人民報在當地25日報導,美國潛水師清洗位在萬里鄉核二國聖廠的冷卻水塔時,除了一般的淤沙之外,甚至還發現有電線捲軸、氧氣面罩、工具、鑰匙圈等異物,他表示,一旦異物阻塞管道,在核能反應爐過熱時,冷卻水塔就不能正常發揮功用,有安全上的疑慮。 陳宜彬今天接受新頭殼記者訪問時,證實確有收到Greenspan的來信檢舉,指在清洗水池時,發現不該出現的異物,但沒有提供有效的相關證據證明,目前無法確定是否屬實。他強調,目前因為核能運轉中會有強烈輻射,無法深入了解,只能等到核二廠下一次大修的時候處理,要求核二廠加強改善,並派原能會的人員到場監督。 此外,陳宜彬說,Greenspan來信也向原能會反應他的設備被核二廠扣押。陳宜彬說,由於設備方面屬於台灣承包商和Greenspan的商務糾紛,據說在美國和台灣皆有對簿公堂的情形,原能會無法介入處理。 對於核二廠管理問題,陳宜彬進一步解釋,檢舉若真屬實,則屬於管理制度上的問題,但他也表明核二廠的「抑壓池」像游泳池是屬於開放性的,不過,台灣只有核二廠有這樣的設計,其他核電廠皆無此設計,應該不會有類似的情形發生。另一位官員則表示,核二廠已經營運了20幾年,到現在都沒有發生什麼問題,應該對營運不會造成影響。 綠黨召集人潘翰聲對此指出,台灣的核能議題常因政治壓力來決定,因此一直沒有被有關單位正視,不僅管理上有嚴重缺失、太過黑箱作業,在一些重要的措施像是核四廠興建時,也沒有完整清楚向民眾交代,應讓資訊透明公開才能有效改善。 德國該項報導也訪問了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崔愫欣,她接受新頭殼訪問時表示,台灣的核安文化不好,當年核四廠興建時她曾陪同日本專家參訪,對台灣建廠的工地和工人管理不嚴謹的環境,無法認同。因此,會發生這樣的情形他認為不意外。 施信民則強調,台電公開營運資訊、原能會公布監督資料是很重要的事情,才能有效降低意外危害,台灣的法規上也有明確的相關規定,但台電和原能會都沒有完全落實。因此,他強烈要求台電和原能會應經常性定期公開營運和監督資訊,有異常事件發生時,也應立即公開資訊讓大眾知道。 對民間團體認為資訊不透明的部分,陳宜彬認為這樣的說法並不公平,原能會網站上已盡量提供完善的資訊,也歡迎大家提供有效的證據來檢舉。
  • 台灣自製腦血流造影劑  年底上市

    新聞 台灣自製腦血流造影劑 年底上市

    2010.07.19 | 20:20

    新頭殼 newtalk 2010.07.19 江綺玲 施佩君 /台北報導 腦血管疾病一直為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國外先進國家普遍使用鎝-99m-ECD,進行腦質斷層灌注造影檢查,能有效幫助醫生診斷病患;而台灣的醫院因進口藥物費用過高,導致造影率偏低,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成功自製「腦血流造影劑」,不僅藥物效果相同,且價格可望是進口的3分之1,預計年底量產上市。 根據2001到2005核醫造影的健保資料庫顯示,腦血流灌注造影累積花費為第六名,但造影使用頻率卻在十名之外,台北榮總核醫部主任王世禎表示,一般來說因進口費用超出健保給付給醫院的金額,加上非國內自產,醫院考慮到方便性的問題,造成醫院造影檢查頻率偏低。 鎝-99m-ECD造影劑配合單光子電腦斷層攝影,有助於臨床醫師能在黃金時間掌握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做出有效地診斷。原能會核能所副研究員廖美秀表示,台灣自製的腦血流造影劑「核研雙胱乙酯腦造影劑(INER ECD KIT)」,目前已通過衛生署核發藥品許可證,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和原本進口的藥物效果相同,價格可望降至5000元以下,也在健保給付醫院的價格之內,未來將可提高國內檢查使用率。 廖美秀更進一步指出,研發的造影劑是透過兩瓶藥物,一瓶為乾粉一瓶為溶液緩衝劑,加上鎝99m為放射性核種,透過乾粉ECD進入腦部,混合的溶液注射人體,只要三十分鐘就能進行造影,以缺血性中風患者為例,90%的病患可立即偵測出腦部血流量的缺損狀況,除此之外,還能有效篩選適合做血栓溶解治療的病患,更能輔助診斷癲癇、退化性腦疾病。 最後,廖美秀提到,一般注射後病患不太會有不良反應,只要在用藥後補充適當的水分,有腎臟疾病的患者小心使用,會出現副作用的比率低於1%。
  • 調查:32歲壯年上班族  腦年齡高達52歲

    新聞 調查:32歲壯年上班族 腦年齡高達52歲

    2010.07.13 | 18:05

    新頭殼newtalk 2010.07.13 江綺玲 施佩君 /台北報導 臺灣上班族總被冠上勞碌命的封號,工時長、壓力大、睡眠不足的情況下,104的調查研究發現,平均32.2歲正值年輕力壯的上班族,腦年齡卻已高達52歲,專家建議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可增強記憶力和專注力。 104人力銀行的「上班族腦年齡大調查」是針對全台30-45歲的上班族,結合學術研究常用於了解工作記憶的N-Back軟體,回收1020份有效問卷,結果發現,上班族中有九成三的人超時工作、高達九成四的人睡眠不正常、五成以上深受「記憶力」和「專注力」不足的困擾,同時八成的上班族認為腦力和工作的關聯度很高。 104人力銀行營運長蔡家昌進一步表示,調查數據也顯示,腦年齡較好的上班族,同時擁有主管階級較好的職位,薪資差距也高達一萬元以上。 台北大學附設醫院醫師葉健全解釋,腦年齡是腦功能工作表現的一個代名詞;他認為影響上班族腦功能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為工作超時、睡眠不足、工作與生活壓力大、生活習慣與營養補給不足,惡性循環的結果易造成工作表現不佳。 葉健全也指出,年輕上班族的腦力屬於功能性老化,並非組織性老化,因此腦功能表現會因各項因素的影響而有可逆性的消長,只要適時補充腦力的營養素,就能有效提升或維持好腦力。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建議,優質早餐是補給大腦營養最有效率的時間點,應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如蛋、雞肉、魚的食物,同時也需補充取足夠的水分;搭配充足睡眠、適度運動、良好的壓力管理、及營養補給,就能有效活化腦力。
  • 飛行樂園玩4D  扯鈴漫天飛舞

    新聞 飛行樂園玩4D 扯鈴漫天飛舞

    2010.07.09 | 21:02

    新頭殼newtalk 2010.07.09 江綺玲 施佩君/台北報導 「舞鈴劇場要在台灣創造一座前所未有的4D演出劇場。」舞鈴劇場創意總監劉樂群興奮地說。《飛行樂園—奇幻旅程II部曲》打破舞台框架,結合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的表演,將於7月17-25(日)於台北南港101演出。 舞者懸空表演扯鈴,透過動畫的輔助和飄散於四周的泡泡,結合聲光營造一場奇幻星空飛行的景象;《飛行樂園》透過真人舞者,在觀眾身邊演出的方式打造3D立體畫面,此外,觀眾能真實感受細雨紛飛,雨絲飄落在身上,聞到森林中芬多精的香味,讓觀眾不只得到立體感官享受,更有觸覺和嗅覺4D(Dimension)同步四度空間的奇妙觀賞體驗。 此次表演更加入室內風箏的元素,使得表演場地在沒有風的情況下,讓風箏在空中飄浮著,隨著動畫和音樂在天空中飛翔,創造驚奇。 劉樂群說:「整個劇院都是我們的表演空間。」舞鈴劇場更嘗試打破以往表演舞台和觀眾席之間的限制,利用南港101向來以舉辦大型演唱會的空曠空間,讓扯鈴在舞台與30公尺外的觀眾間漫天飛舞。華麗的舞台和服裝設計,讓舞鈴樂團的舞者結合扯鈴、音樂、戲劇、聲光的演出,打破空間限制,建構出奇幻劇場。 舞鈴劇場創立至今已23年,是由一群年輕表演藝術家,以舞鈴為主要表演形式,結合劇場元素發展成全新的表演型式。從紐約林肯中心、日本愛知博覽會、世博到花博,已走過國內外30個國家,演出超過300場。 太陽劇團先前曾邀請舞鈴劇場加入演出,但遭到劉樂群婉拒,他擔心加入太陽劇團後,扯鈴的表演會被淡化,同時他也希望打造臺灣的奇幻劇場。 《飛行樂園》的故事從一位天真小女孩的夢境開始,透過奇幻的冒險旅程,讓故事主角找回失去的友誼。當中有三個主要角色,代表每個人內心的三元素「好奇、恐懼、智慧」,也希望觀眾能在觀賞完表演,創造自己的奇幻旅程。
  • 陳文彬「靈魂的旅程」  夢想開麵包車環台播

    新聞 陳文彬「靈魂的旅程」 夢想開麵包車環台播

    2010.07.08 | 16:19

    新頭殼newtalk 2010.07.08 江綺玲 施佩君/台北報導 在「不能沒有你」飾演李武雄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的陳文彬,今年又以導演身分,執導劇情長片「靈魂的旅程」入圍2010台北電影獎。陳文彬今(8)日在新頭殼「開放編輯室」中說,他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開著改裝的行動麵包車,到台灣各部落、各村莊巡迴播放「靈魂的旅程」,讓電影去找觀眾。 「飾演李武雄是個意外。」陳文彬說到,因「不能沒有你」飾演底層勞工讓他聲名大噪,但他相信這些都是過去生命的累積。80年代受到學生運動和社會運動的薰陶,同時從事過許多行業,結交不同類型的朋友,這些都豐富了他的人生。「不能沒有你」只是他過去人生經歷的一個小結。 電影中,陳文彬成功詮釋父親角色,談到演技他謙虛地表示,自己未受過專業演員訓練,只靠自己的生命經驗去揣摩,沒有勇氣觀摩其他電影中父親的角色,是怕自己被既定的框架限制;演戲的當下只專心想像自己是李武雄,同時他能清楚地跳脫真實和角色之間。 在因緣際會之下,陳文彬以一個漢人導演身分,挑戰原住民主題的電影「靈魂的旅程」,作品隨即入圍第23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2010台北電影獎。 故事的主軸以古泰雅靈魂和現代原住民對話,陳文彬透過雲霧朦朧之美和故事結合,營造出一段與自己靈魂的旅程,也是片名的發想。談到創作理念,他說,片中主要探討人類對待土地的關係,相較於以「價值」去探討土地的一般人,原住民對萬物皆有靈的信念,認為應尊重土地並平等對待,這些都讓人深思。 有別於一般劇情片的拍攝模式,在山上取景拍片,陳文彬學習尊重大自然的靈,從等待光來、雨停、霧散的大自然變化中,轉念為配合大自然取景,霧來就拍霧,雨來就拍雨景,這是他在山上學到最重要的功課--「轉念」。 陳文彬說,片中「霧」的使用,真實卻又虛幻的氣氛,塑造出電影意象,不僅是匡正漢人對原住民的既定印象,同時從片中讓觀眾看見自己的靈魂,回到原始的心靈深處。他強調,在霧中讓我們看見眼前的山,但背後藏著看不見的靈魂底層。 目前電影還沒找到發行公司,陳文彬仍樂觀的表示,如果人們不能去電影院欣賞,那電影就自己去找觀眾。他心中也有一個夢想,就是將行動麵包車改裝成放映車,到台灣各個角落放映這部電影,並和當地人心靈互動,完成自己的靈魂旅程。 未來他也計畫拍攝描繪80年代勞工運動的劇情片,記錄那個年代的動人故事。 第一支影片,為導演陳文彬在新頭殼節目中暢談身兼演員、導演的心路歷程。 第二支影片,則為陳文彬執導的劇情片「靈魂的旅程」的精彩片段。
  • 華德福教育有成 創辦人張純淑談心路歷程

    新聞 華德福教育有成 創辦人張純淑談心路歷程

    2010.07.07 | 19:47

    一套德國的另類教育體制「華德福教育」引進台灣,沒有課本的多元學習教育模式,讓孩子自我發展,從1996年發展至今,新頭殼和社區大學全促會共同製作的全民新動力節目,今(7)日邀請到創辦人張純淑分享其心路歷程,而華德福教育將於9-11日在宜蘭舉行成果展。 走進華德福學校,老師在校門口親自迎接孩子們上學,輕聲互道早安,並以歌唱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將校園營造出家庭的氣氛,老師像孩子的父母般,沒有課本自由取材,孩子動手體驗的情境式教育,加深他們的學習。張純淑強調,提供大自然的環境,讓孩子將大自然的素材當成玩具,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台灣分科教學為主要的教育制度,因課程內容沒有銜接,往往造成各教育階段的斷層;而華德福教育提倡統整教育透過藝術的方式,培養孩子發展個人特質。 在課程設計中,最特別的是「晨圈」,用歌曲和肢體動作吸引小孩的注意,引導他們模仿幫助課程學習。張純淑自信地表示,相較於傳統教育,在華德福教育下的八年級孩子較沒有考試壓力,因此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談到創辦的困難,張純淑認為,這對一般社會大眾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概念,必須重視生命的態度,照顧孩子從身、心、靈,甚至是情緒各方面均衡的發展。回首創辦之初,面對外界期待和質疑的極端聲音,張純淑內心感到困惑。 此外,她也不斷告訴自己創辦華德福學校是要實踐教育的理想,而不是表達對現今教育體制的不滿。 現在,接受這種另類教育體制的孩子們,都順利考取高中,也能適應高中的教育環境,張純淑開心地說,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所培育出來的孩子,比較能面對挫折,並能勇於檢討,且獨立思考以正面的態度解決問題。 但是,以臺灣現今傳統的教育學程,沒有類似的訓練,無法培育出適合華德福學校的教師,因此,華德福教育自創一套為期3年的培訓師資課程,提供藝術和生命哲學課程訓練,因此提供多元師資培訓的管道,將是他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華德福學校已從嬰兒教育發展到國中階段,目前正持續規畫高中教育,以建構完整的教育制度,越來越多縣市也開始引入,希望與當地文化對話,促進台灣發展。華德福教育成果展將在宜蘭金車藝文中心舉行,分享辦學理念及展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