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國民黨全代會,朱立倫團隊將卸任,交接給備受國民黨基層所期待的鄭麗文主席。回顧過去四年,朱立倫主席帶領的國民黨確實可圈可點,打贏縣市長大選,還有挺過一場驚悚的大罷免,但卻讓國民黨的模糊路線延續。
路線可分兩種探討,一是「國家論述」,二是「藍白合」。
2018年韓國瑜競選高雄市長,在那個充滿深綠支持者的「國民黨艱困選區」當中,辯論會上大談九二共識,卻絲毫未對他造成影響,最後奇蹟似的奪下市長寶座。時至今日,政壇再談起九二共識,人民會覺得他不過是「沒有共識」。
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而九二共識其實恰恰符合憲法的精神,「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而中國是中華民國」,但對岸則認為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模糊地帶上交流,是維持現狀的途徑。但從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鄭麗文主席清晰到嚇人的國家論述,讓人為迫在眉睫的2026縣市長大選捏把冷汗,他大聲的說出「要以身為中國人為驕傲」。
以身為中國人為驕傲本質上並無錯誤,因為在中國是中華民國的這個論述下準確無誤,但問題在於,台灣社會普遍無法接受這個說法,大眾早已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並非「中國人」,當鄭麗文的說法持續發酵,第一波的衝擊將是本就已艱困的選區,諸如高雄、台南、嘉義等地。更直白地說,若不加以潤飾及解釋的話,這樣的一中論述並沒有辦法打中筆者這類年輕族群。
除了國家路線挑戰外,還有選票最大化的需求,也就是「藍白合」的路線。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早早表態參選新北市長,但他也已公開承諾自己將會接受民調結果,若敗下陣則全力支持民調高者。但黃國昌若無法參選新北市長,那其他縣市,國民黨要如何禮讓、合作?
首先談談宜蘭,陳婉惠在地方經營許久,2024參選立委獲得20%選票,必然有征戰縣長的打算,但國民黨則有過去一年坐鎮司法法制委員會的大將吳宗憲委員躍躍欲試。民眾黨立法委員張啟楷則在彰化、嘉義皆有服務處,但國民黨在彰化有謝衣鳳、嘉義則也可能另有人選的情況下,藍白合2026若談到最後仍只有新竹市禮讓可能被取消資格的高虹安,對2028要去取得執政權的大戰來說,要藍白合恐怕就有一定難度。
因此,鄭麗文上任不僅是面對國民黨長久以來的募款困境,還必須解決國家論述的路線爭議,更重要的是緊接而來的縣市長大選。
筆者認為,過去四年朱立倫於穩健中求變,雖然未能促成2024大選藍白合,但也讓國民黨能順利挺過各種危機,在黨務部分也盡心盡力募款,在每天一睜眼就要燒掉百萬的政黨實屬不易。筆者雖對鄭麗文有相當高的期待感,但他將要面臨的挑戰,恐怕比想像中艱困許多。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