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10多天的時間的時間,台灣的總統、立法委員選戰,就要畫下句點,2024年的政局,將對我國未來發展,帶來重大的影響,美中台三角關係,也將在這年定調路線。

當大家喊著「下架民進黨」、「政黨輪替,投給有機會贏的人」,卻常忘了要看候選人端出的政策牛肉。

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選舉應選出有賢能之人,不應為意識形態、統獨議題而綁架,人民有權作主。而最大在野黨,也是史上最弱在野黨:中國國民黨,正在台灣最關鍵的2024選戰當中,透過操作政黨輪替議題,而掩蓋眾多他們應被發現的惡行。

筆者從年初即觀察各政黨在2024總統副總統、立委候選人的提名情形,也理解現今有將近六成民意希望換黨執政。身為希望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的青年,我整理了幾點國民黨在這次所出現的舉止,更反映了整個黨從上到下都嚴重的「自我感覺良好」。 

▍不分區立委派系分贓 混淆視聽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相比立法委員的單一選區制,更像直接由政黨推薦候選人進入立法院,因為一旦失去黨籍就會立即失去立法委員資格,也常被稱為「黨意立委」。

近年來,各政黨的不分區名單,能夠看出:

「一個政黨的核心價值,以及在這次選戰想訴諸的理念。」

中國國民黨的「最強總教練」朱立倫主席,在提出2024的不分區名單後,對外號稱是史上最強,平均年齡來到47歲。

筆者稍微觀察了這份名單,只能說,朱主席,這樣的名單您怎敢說是史上最強?這不過是派系分贓、妥協地方勢力的產物罷了。第一名的韓國瑜,他是三年前被罷免的高雄市市長,一個被人民唾棄的失意政客,為何能因為你朱立倫政治上的考量,想將他冷凍在立法院無法跟你競爭國民黨主席,就讓少數113席立法委員,非得要接受這個四年前被台灣人民退貨的投機分子?張嘉郡、陳菁徽、李縉穎,都是妥協於政二代、地方派系的候選人,所謂平均年齡僅47歲,只不過把20歲年齡層平均分布在第31到第34名這種幾乎確定不會上的排行裡面。

▍選了活在上個世紀的副手

現年73歲的趙少康,在11月24日正式成為國民黨提名的副總統候選人後,跌破眾人眼鏡,而筆者心裡在藍白合破局難過之餘,也不禁認為這是否只是朱侯想讓選局回到藍綠對決,將基本盤拉回的決定,否則實在很難看出趙少康究竟哪個地方勝過其他更合適的潛在人選。

一般民眾對於趙少康的印象應該都是「政治金童」、「名嘴」,老一輩的可能就是「趙一半」,還有他那句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通通抓起來!」。時過境遷,距離趙先生上次參選(1994年臺北市長選戰),已有將近30年了,除了想法、政策面主張仍停留在上個世紀,與青年對話更是自我感覺良好。

筆者在12月初參與了趙少康在政治進入大學的講座,拋開支持意向,只能說從頭到尾並無聽到他對於台灣的治國理念,反而一直談到意識形態,和近期的政見發表會一樣,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聽他在罵賴清德,青年最關心的18歲公民權議題,他也只拿出在中廣錄製的廣告,並未說明為何當時所說:「不讓年情人投票就不讓年輕人投票,怎樣!」。而國民黨從上到下仍認為趙少康是最能和青年溝通對話的候選人,簡直是「請鬼拿藥單」。

▍地方勢力黑金掛鉤 與執政黨無異

台南光電、爐渣案、吳乃仁等,都是近期常被國民黨炒作的民進黨索賄鐵證,台南學甲88槍擊案更是讓台南被蒙上黑金陰影。但綜觀台灣政壇,國民黨為何不敢看自己所靠攏的黑金系統?

目前參選台南市第四選區立法委員的李全教分別受到議長賄選、當選無效判決,甚至今年才剛結束褫奪公權,迅速在年初被找入國民黨選策會,令人傻眼。而現在李全教卻要參選立法委員,一位已受法院認證的黑金、賄選,卻得到整個黨的力挺,甚至讓青年下鄉替他輔選,這和六成民意所希望下架的民主進步黨有何異?

言盡於此,國民黨美其名說要促進政黨輪替,實際上只是要讓既存的共犯結構回到執政的位子上繼續掠奪這個國家。各為期望換黨執政的朋友、青年們,我們真的要繼續為了「換黨」,而支持一個上台後和民進黨無異,根本只是換個顏色,而且更老的國民黨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