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從北一女中畢業,當時班上約莫五個人應屆到了國外唸大學:日本、中國、香港……另有兩個重考以後,隔一年也得到了香港中文大學的門票。確實挺多的,甚至我自己也考慮過,要不要拿著中上的學測成績去申請中國一流的大學?最後是因為對中國政治景況的不喜而作罷。

看日前教育部長關切建中、武陵升學之事,實在覺得多此一舉。跨海接受高等教育早已行之有年,在台灣,70級你才擁有台大的明星校系門票,有些也許還要更高;然而拿著一個67級的成績你就申請的到在中國,國際排名更靠前的大學。

如果出社會、找工作的第一道關卡是學歷,那麼鳥擇高枝棲也是無可厚非。

然而眼光只看中國絕對是狹隘的。這幾年出國讀大學的人數不斷增加,在我當年,我的摯友就選擇了美國的大學就讀,學系名稱挺長,又是化學又是生物又是分子的,總之是文組的我不太明白的專業,是得天天跑實驗室的。

這兩年來一年就見寒暑假兩次,問她赴美留學是為了什麼,她說以台灣的產業發展,這樣的科系尚無未來可言。言下盡是大學後也不大可能返台的意味。

感傷之餘,也不免兔死狐悲:這才是教育部該關切的要事。

大學去哪念都是假議題。赴中就讀也就是操作中台政治敏感議題罷了。教育部真正該關切的是,這些到了世界上一流學府受教育的人,對台灣有足夠的愛能再浸了一身洋墨水後,放下立足世界的大舞台回到台灣,貢獻所學嗎?

日前知名的那篇台大教授康仕仲的告白「留在台灣我不會更強」已經不只是學術界的寫照,台灣給不起的舞台又豈止是學術界而已。

而這樣的問題又怎可能只看高中升大學這個坎。這幾年多少大學生找的是對岸的實習、投遞履歷想的是前進南洋、又或者同樣是深造,多少研究生赴歐美留學。我周遭的同儕,那些厲害的、眼界高的,哪個不是蓄勢待發,不是一個個離開、就是一個個準備離開。

留在國外其實不容易,拿美國為例,拿到H1B工作簽證,才有在美打拼的本錢,而這也在川普上任後因政策態度更為不易。然而不是拿到H1B就能高枕無憂了,在美國,最好的工作機會仍然是留給那些有綠卡的人。

許多台灣的留學生「被迫」因為政策而返台,難道我們就能忽略潛伏的人才出走問題嗎?

能留住菁英的,剩下菁英自己的愛國心,多可悲、多縹緲。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