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党領袖之爭、澳州總理寶座的爭奪,今天塵埃落定,總理吉拉德以71票對31票壓倒性地戰勝了挑戰者前外長陸克文。陸克文表示受這個結果,不再進行挑戰,安安靜靜地坐到了後排。但是我認為這是口福心不服。吉拉德和陸克文都說工黨從此團結一致了,可以埋頭做正事了。聽了總覺得彆扭,總感覺有疑問。20106月陸克文從總理寶座上被突然拉下來,想著 有朝一日重新復辟應該屬於正常。人病醫生喜,看著吉拉德民調不斷下滑,工黨基本盤不斷縮水,陸克文和他的支持者對此應該是樂觀其變的,如果甚至處心積慮地暗中使絆子也都是人之常情。但是陸克文絕對不會告訴你,向你坦承他有這個想法。


 
陸克文帶領工黨贏得大選,從霍華德手上奪得政權,一屆沒有做滿就被黨內同僚逼宮罷黜實在是過分,心中充滿憤恨理所當然。前工党總理惠特拉姆被總督 解聘,近四十年過去了,憤怒也許是消減了,但是心結一定會隨之一起帶到另一個世界去。再舉一個霍克與基廷的例子,兩千年臺灣新總統陳水扁就職典禮希望有澳 洲政治領袖出席。臺灣民進黨在澳洲聯絡人希望邀請當時的總理霍華德,一聽就知道是個錯誤的設想。部長級的議員去出席就職典禮都沒有可能,個別後排議員也許 還有可能。聯絡人不甘心,問是否可以邀請前總理。這倒可以一試。分別電話霍克和基廷辦公室,基廷辦公室一口回絕,霍克辦公室還有考慮的餘地,但是補問了一 句,有沒有邀請基廷。以後進一步注意到在很多事務上兩位元前工党總理基本上是不咬弦的。可見1991年年底基廷從霍克手裡奪得總理寶座以後相互之間的心結之 深。


 
要讓陸克文對吉拉德的投井下石一舉徹底拋棄前嫌實在是沒有可能的。吉拉德等沒有給陸克文一絲機會,趁火打劫痕跡很大。由此可見政治是很殘酷的,一 不小心就走了麥城,修正改錯的機會都沒有。陸克文個性火爆是一把更容易自傷雙刃劍。把手下的工作人員弄得神經緊張,把內閣同僚弄得紛紛避走,到發生政變的 時候,就沒有人來救駕,卻是牆倒眾人推。澳洲政壇應該說還是很有風度的,心裡的想的和嘴上說的很明顯不一致,但是漂亮就行,體面就行,滴水不漏就更好。


 
這裡有一張99年的照片,聯邦國會進行的一個小小的午餐會,主賓加在一起不足20人。比起隔一天進行的歡迎中國領導人江澤民的大型餐會,相形自 慚。主持人是工党議員丹比,後排議員吉拉德也在場。陸克文與他們一樣,也是98年聯邦大選當選的,都是新科後排的。不到十年,兩位聯手,成了澳州總理和副 總理。2006年初的時候,丹比議員對我們一行的到訪很熱情,要給一個驚喜。這個驚喜就是約請了當時已經進到前排擔任外交影子部長的陸克文。丹比當時給我 的感覺很是支持陸克文進一步進取,那時候工党領袖是比茲利。前些天卻聽到丹比議員對陸克文一位幕僚的公開批評,可見政壇人物的關係如晴雨反復。這些變化, 根據推理,過錯應該在陸克文為多。


 
二十年前基廷第一次挑戰霍克失敗,不聲不響地坐到了後排,過了一段時日,霍克政府民調一直下滑,給了機會讓基廷捲土重來,一舉擊敗霍克,以後又借 著對手的失誤,贏得了一次本不該贏的大選。現在陸克文承諾不再挑戰領導職務,如果由於本次吉拉德逆民意勝出陸克文而激怒民眾,使得民調告訴工黨下一次大選 必輸無疑,那麼再回請陸克文領導工党不能說一點可能性沒有。陸克文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如果心煩,可以看看中國的鄧小平,他是怎麼三起三落的;看看霍華德, 他是怎樣忍出來的。這樣心平了,氣順了,機會也會來了。


 
本來這次挑戰吉拉德是一次無謂的自我犧牲,沒有經過核計,沒有經過沙盤推演,把自己繼續保持鋒芒的外長位置給犧牲了,還城門失火殃及了自己辦公室工作的一群池魚。得不償失。如果預見到今天的結果,陸克文一意孤行還是要進行挑戰,那就不是明智之舉。


    
英諺這麼說,誰笑得最後,誰笑得最好。鹿死誰手還真未可知。真是黨內同僚鉚足了勁,說怎麼也要阻攔陸克文重返總理職位,那就靜等著吉拉德政府下次 大選大敗,那些不安全選區的議席紛紛在下次大選中被聯盟黨奪走, 陸克文還是可以私下竊喜。總理寶座奪不回來,心中一口怨氣還是有所吐出的。


 
秦晉2012227 [博訊首發]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