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余盈蓓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余盈蓓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讓3C產品成為課堂助益 而不是伊甸園裡的禁果

    2020.07.03 | 14:38

    當我們在搜尋引擎上輸入「注意力」這個詞時,出現的結果不外乎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足和注意力缺失等名詞。而點進這些選項的時候,他們最常用來被形容兒童或青少年。兒童及青少年注意力的不足似乎對於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問題,尤其是如何處理學生上課不專心這個部分。對於現在從事教職的人來說,學生在課堂分心使用3C產品更是問題。多數中學校禁止學生在課堂使用手機,更有的學校集中管理學生手機,直到放學才將其歸還。然而問題的根源並非學生注意力的不足,或3C產品對學生的強大誘惑,而是人們被迫在一段比大腦能維持的專注更長的時間裡去保持注意力。 研究證實人的記憶力只能維持在10~18分鐘這個區間裡,然而台灣學生一堂課的時間是3~5倍的50分鐘。國立台灣大學曾經調查1000多位學生和100多位大學教師在課堂內的專注力變化,得出下圖的結果。   從上圖可以發現大學生的注意力曲線呈現雙峰的樣子,也就是說大概在課堂中間時學生的注意力及學習效率會降到谷底。連能夠自由選擇修習學分的大學生都是如此,更遑論需要一整天坐在教室裡上課的國高中生。   在我的求學經歷中,當學生對課堂注意力不足,教師採用的往往都是將讓學生分心的事物移除的方法,有人傳紙條就沒收紙條、有人看課外書就沒收課外書、有人滑手機就沒收手機,再不行就讓學生站起來罰站。然而這些在我看來都治標不治本。學生會分心並不是因為有讓人分心的東西而是因為難以對原本的標的保持專注,即使你拿走這個讓他可以分心的東西,他還是能找到下一個娛樂自己的方法。因此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才是重要的。 學校總覺得3C產品是他們的敵人,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分心的大魔王,所以禁止學生在課堂使用他們,甚至直接集中管理。在我看來,3C產品應該要是教育者的友軍才對。老師做不到的讓學生集中,3C產品做到了。如果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別人做得到,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向那個人學習或是跟那個人合作去達到截長補短的效果。這個道理套用到課堂也是一樣的。既然我們都知道學生的專注力和學習效率會在接近課堂中間的時候降到谷底,而3C產品是最能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東西,那我們何不跟3C產品合作,讓它成為我們的友軍呢? 事實上將3C產品融入教學早已不是新聞,在教學現場已經有多樣的運用,將問答與遊戲結合的Kahoot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甚至影音平台Youtube上也有專門傳遞知識的Youtuber。既然已經有這麼多現成的平台供我們使用,3C產品的基本操作對多數教師來說也不會是一件難事,那我們何不欣然接受? 我認為將3C產品融入教學重要的地方在於用對時間和用對方式。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我們已經知道課堂中間是學生專注力最低落的時候,因此有這段時間絕對可以說是3C產品進到課堂的最佳時機,對於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是福音,教師可以透過這個方式拉活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則是能夠暫時脫離上課的感覺去提振精神。當然如果只是讓學生拿出手機查查跟課堂相關的資料,一定無法有效達到效果,因此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感興趣又可以讓他們學到東西,例如Kahoot的使用可以刺激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同時又能作為前半堂課教學的複習和學習成效檢驗。 人們總說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應該要以學生作為優先的考量,在遇到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問題卻只把問題怪罪到學生或讓他們分心的事物上,所以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比起隔絕學生喜歡的事物,讓他們喜歡的東西進入到課堂幫助學習才是問題解決之道,既能保護學生又可以達到學習成效。這或許才是貫徹「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真正照顧學生心情的方法。
  • 投書 升大學的暑假除了玩跟耍廢 還可以讓自己提前從「雷組員」畢業

    2020.07.03 | 14:35

    109學年度繁星推薦已經在3月放榜;申請入學結果也在5月公布;指考也即將結束。儘管升學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多數緊繃了多年唸書的應屆畢業生一定已經開始規畫要如何在這個暑假大玩特玩。筆者大一剛開學的時候,同學間的話題不外乎暑假去哪裡玩或做了哪些事,現在想想,那時的自己似乎過於浪費難得的休假時間。 升上大學後,團體報告成為各種課堂的常駐角色,而大學生在團體報告時最害怕的就是遇到「雷組員」。雷組員的類型多元,舉凡永遠連絡不到的隱形人、什麼都不會的無行為能力人和只說話不做事的嘴砲王都是常見的雷組員角色。而在這當中,大一新生最容易落入「無行為能力人」的窠臼。 報告必備的能力有四項:查資料、簡報製作、批判思考及口語表達。批判思考和口語表達需要時間和經驗來累積,但是查資料和簡報統整絕對是所有人只要願意,都可以習得的技能。 不要再用維基百科複製貼上 說到查資料,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Google跟維基百科,但是如果自己Google或用維基百科就能解決,教授何必要一整組人一起準備再上台報告?筆者大一的時候也是一個只會Google的小菜鳥,那時的我總是想著為什麼學長姐做出來的報告內容可以那麼豐富,直到某堂課的教授教了我們如何進行資料蒐集才打開了我報告的新世界。然而大學並沒有一堂必修課是在教你怎麼查資料的,你可能也不會那麼幸運地遇到願意花時間教你的教授。這項能力對於教授們來說只是基礎能力的一環,並且會直接反映在你的報告成績上。因此筆者強烈建議大一新生在暑假時可以研究如何使用Google Scholar查詢論文資料、認識自己學校圖書館的資料庫(大部分學校的圖書館會開設資料庫使用教學工作坊,也可以大家的選擇之一)並學會閱讀這些論文資料再統整他們。不要再複製貼上維基百科的內容給做簡報的同學了,也不要把維基百科的內容照搬到報告裡面,資料查詢和整理的能力會讓你的報告有質的飛躍。 簡報製作要讓人一目瞭然 簡報製作乍聽之下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很多人會有「不過就是把資料貼上去再加點圖美化而已嘛」、「不過就是套個模板嘛,有什麼難的?」的想法,但簡報的作用並非如此。簡報在報告中扮演的是統整重點的角色,所以應該要做到讓人一目瞭然,而不是把資料全部複製貼上。 同樣地,大學沒有一堂教大家如何製作簡報的必修課,卻是經常需要用到的技能。簡報製作的重點不是美觀,應該先求清楚易懂,多數教授也不會很在意你的簡報美醜,能不能明確傳達要表達的事物才是重點。而想要做出明確傳達報告內容的簡報,只需要熟悉簡報的基本操做就行,甚至不需要到圖書館借書或花錢上課,Youtube上就有教學影片可以參考。 團體報告的優點在於你不需要什麼都會,只有一項擅長的也沒關係,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擅長的事物可以互相幫忙。反過來說,請至少學會其中一項技能,不要讓自己成為別人口中的「雷組員」。如果在這個暑假你有任何一刻覺得自己是不是太廢、玩得太快樂或是不知道要做什麼,不妨嘗試發掘資料蒐集的技巧或是打開Youtube學習簡報製作的基礎能力,讓自己提前從「雷組員」的身分畢業,成為團體報告真正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