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毛駿瑩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毛駿瑩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新竹市長選舉熱鬧勝六都 口水已覆蓋政見的重要性

    2022.10.13 | 13:12

    距離縣市長選舉投票日只剩下一個多月,新竹市今年選情異常熱鬧,幾乎成了全國網路聲量最高選區。從前市長林智堅論文抄襲、新完工棒球場大出包、林耕仁論文被爆抄襲,到近期高虹安論文、學歷風波,選情之熱甚至超越六都。但在熱鬧的選舉新聞中,只有滿天政治口水,看不到候選人的政見,身為新竹市民,真的很擔心最後能否選出一個能帶領新竹市繼續進步的市長。三名參選人中,目前聲量最高的屬民眾黨提名的高虹安。高虹安之所以在近期聲勢大好,可說是拜民進黨猛打她的學歷、論文抄襲所賜。尤其近期民進黨和網軍全力圍剿下,她不但沒有受挫,反而支持率和看好度一路水漲船高。不少原本對政治不熱衷的中產階級、年輕人,因為看不慣民進黨全黨打一人,轉向支持高虹安。但高虹安過去的工作資歷主要在企業和資訊界,唯一的政治經驗就是本屆不分區立法委員。這樣一位政治新鮮人,加上非新竹在地人、對地方也不熟悉,想治理新竹想必是個大挑戰。民進黨提名的沈慧虹,原本具有執政優勢,自稱擁有交通專業和民進黨全力奧援。雖然她個人知名度較低,即使是新竹市在地人,仍有許多人對她不熟悉,但她只要能穩住基本盤,再努力爭取中間選民支持,並不是完全沒有勝選機會。但沈慧虹成也林智堅、敗也林智堅。原本民進黨想用「林智堅接班人」來拉抬她,可惜她和林智堅一個為了選桃園市長、 一個為了選新竹市長雙雙請辭,留下「落跑」的不佳觀感。後來林智堅接連爆發論文抄襲、新完工棒球場出包等重大爭議,沈慧虹不問是非、堅持「挺堅」到底,讓不少中間選民失望。新竹市的居民,高學歷青壯族群比率在全國各縣市中排名前幾名。林智堅的論文抄襲爭議,許多高學歷、從事文教或科技業的選民早就看不下去,沈慧虹力挺林智堅沒抄襲,當然會讓這些人失望生氣。這也是為什麼她後來喊出「讓專業的來」,形象也難以翻轉,無力挽回一路下滑的支持率。連任六屆市議員的林耕仁,是三人中唯一的新竹在地候選人。基層民意代表出身的他不擅長空戰,當高虹安、沈慧虹天天互批、口水滿天飛時,林耕仁則保持既有節奏勤走基層、提政見,也因此在熱鬧的新聞話題中目前聲量較低。但不擅空戰的林耕仁要如何將基層握到的每一雙手化為票票入匭的選票則需林耕仁多加思考。選地方首長畢竟不是選民意代表,不能光看口才是否便給,外形是否光鮮,更重要的是能力、政策願景、執行力和道德、操守。空有光鮮外表、高知名度,若能力、執行力、操守不好,就無法帶領城市繼續進步。新竹市是智慧科技文化城市,相信所有新竹人都和我一樣,不願意這場選舉在熱鬧過後,輸了新竹市的未來。
  • 投書 論中火違法擴建--還不起就借,借不了就搶?

    2021.06.23 | 11:50

    我們想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我借了五十萬給小明,小明答應這個月會還我,結果時間到了還不出來,我家人生重病(也許是肺癌)急需用錢,但小明告訴你:喔,要錢沒有,想要錢的話,你再借我五十萬,我去賭場翻本,賺回來一定還你。請問,你會不會想跟他絕交? 如果會,我必須告訴你一個殘忍的真相:這就是當今執政黨在幹的事。減煤增氣是公投結果、全民共識,臺中人為了全臺灣經濟的發展,相忍為國了數十年,如今終於有機會用相對環保的燃氣機組了,執政黨卻不肯拆除既有的燃煤機組,只說未來蓋好燃氣機組會拆除,這相當於答應要還錢,還不出來還硬要借錢。 更可怕的事,執政黨說會還,就會還嗎?事實上執政黨一直在開空頭支票,太陽光電有聲沒影、風力發電迷霧重重,說好再生能源2021年應該要佔發電量的12%,結果2020年只有5.8%,不僅一半不到,還比2019年衰退,你說這種人跟你說借錢翻本,你敢相信嗎? 中央眼看借不到,一計不成又有二計,乾脆直接宣布:中火不用都審,可以用「特照」的方式興建,直接反悔過去的流程、架空地方自治來強度關山。 依據「內政部審議行政院交議特種建築物申請案處理原則」,申請特照只能是符合「涉及國家機密」、「用途特殊」、「構造特殊」、「因應重大災難後復建需要,具急迫性」及「其他適用建築法確有困難」其中之一。請問,中火是符合哪一條?非核家園要泡湯了,是國家機密嗎?缺電會影響民進黨選情,算具有急迫性嗎? 還不起就借,借不到就搶,執政全靠騙。這種毫無契約精神、法治精神的政府,我們還要忍多久?
  • 投書 談飛灰水洗造成的環境問題

    2021.02.08 | 14:48

    追求環境與資源永續的議題已經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最近在瀏覽新聞時,筆者更注意到桃園市環保局,似乎將在今年6月,將桃園市焚化爐所產生的飛灰全面以水洗處理,不料,這麼做雖然能將掩埋容量減少,卻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污泥及廢水問題。 桃園市環保局先前曾表示,由於焚化爐產生飛灰,卻因資源化技術還未成熟,所以一直都是用掩埋的手段處理,造成掩埋容量不足。所以,為了讓飛灰能夠資源化再利用並減少掩埋空間,環保局打算將飛灰全數委託給合格的廠商,更表示「預計將在2021年6月開始實施,屆時桃園市便不再掩埋飛灰,掩埋場也將逐漸走入歷史。」 但根據資料顯示,焚化爐產生的飛灰經水洗後,大量廢水也會隨之產生,廢水中除含有重金屬鉛以外,更有高鹽度成分。若想將鉛去除,便得經過混凝沉澱處理,但這麼做的話又會形成含有鉛的污泥,後續得針對汙泥做後續的處理,相較原來的掩埋多上數道處理程序。 再者,廢水中的高鹽度更是難搞的一部份,不處理卻直接排放的話就會造成嚴重汙染,但是,若想去除氯鹽,又得花費極其耗能的蒸發法,讓業者在處理廢水時十分兩難,使他們可能抱持著「為什麼要花費額外的資源去處理廢水呢?」的想法,甚至暗自排放未處理過的廢水到河川或湖泊中,直接造成環境汙染與農業灌溉被影響。 另外,雖然桃園市環保局宣稱,他們推行水洗飛灰,讓飛灰再利用化的舉動是領先全國的舉動,但是,依照「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及「水污染防治措施」等相關規定,並不是所有的焚化爐都可以自設水洗設備。根據環保署108年的研究報告,國內24座焚化爐中,少於10座焚化爐可以自設水洗設備。所以,若其他縣市的焚化爐想效法桃園市的舉動,恐怕有些窒礙難行。 減少掩埋量與環境污染是人之常情,但在目前僅有少數焚化爐的業者可以自設水洗設備,再加上業者在處理廢水時,若想讓環境不受到汙染,便得花費額外的資源與精力去處理的狀況下,若想將「水洗」推行到全國,恐怕依然是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 投書 政府有辦法解決電子煙亂象嗎?

    2020.05.27 | 14:32

    最近在朋友的群組當中出現一則新聞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70690,讓我們這群媽媽不得不針對這篇新聞大做討論,首先筆者先澄清,我們針對的是新聞內容而非報社。 該篇新聞大意是,長期反菸的團體董氏基金會指控電子煙商在學校附近開設且販賣,質疑會誘發孩子成癮,要求政府規定其專賣店應距離高中職以下的學校400公尺以上。 首先傳此篇文章的是小學5年級的小美媽媽,她說,便利商店也有在賣菸呀,假設以董氏基金會的說法,便利商店不也是誘發孩子成癮的地方嗎?但台灣便利商店密度如此之高,要怎麼限制便利商店要距離學校400公尺? 國中2年級阿偉的媽媽則說,其實在不在學校旁根本就不是探討的重點,重點是學生是否有自制力,假設學校附近有檳榔攤、刀具店,那麼小孩不就都全學壞了呢? 每個人你一言我一句,將這個議題帶向最高峰,許多疑問例如電子煙究竟合不合法,能否正常販售等,大家也是互相拋來拋去沒有一個解答。 為此,我翻了翻網路資料發現,其實電子煙根本就不是政府現階段所認定的菸品,也就是說電子煙並不在菸害防制法的管束範圍內。因此,就算18歲以下學童使用電子煙也不能說他違法。 我將這消息分享到群組,大家都驚訝不已,高中1年級康康的媽媽提到,他就曾在臉書社團看到有業者刻意引進外觀炫彩奪目的劣質電子煙品及仿品進行販售,這些不肖行為及仿冒產品若是沒有嚴格控管,將會對安全產生極大的疑慮! 不少人附和著應將電子煙列管或是再創新法管制,否則隨時隨地皆可使用電子煙也將對周遭的人造成影響。從電子煙專賣店談到電子煙立法問題,盼政府能針對新式菸品做適當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