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許守成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許守成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偶像選秀節目盛行 選曲該購買版權還是原創音樂

    2020.07.06 | 23:03

    偶像選秀節目盛行 選曲該購買版權還是原創音樂 許守成 /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學生 近年來韓國和中國都陸續推出許多偶像選秀的節目,包括韓國知名的Produce系列,還有中國推出的創造營系列、青春有你系列等,在過去這一個月中,中國今年推出的兩個女團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以及創造營2020都已經劃下句點。 而台灣野火娛樂今年也推出了一檔偶像選秀節目《菱格世代DD52》其中節目主打之一就是會有50首原創歌曲的釋出,不同於大部分偶像選秀節目通常會採取購買版權和原創音樂各半的情形,筆者將進一步分析購買版權的優勢及劣勢。 優勢:搭上熱門音樂流量及省去原創音樂的機會成本 製作節目最主要考量到的必定是其所締造的流量多寡,然而在節目的起步很難透過訓練生的知名度撐起流量,因此在節目初期的舞台表演大多會選擇向熱門的流行音樂購買版權,例如:青春有你2第一次公演的選曲有Billie Eilish的《Bad Guy》、蔡依林的《PLAY我呸》、以及邱振哲的《太陽》等知名歌曲,為節目帶來不少的流量和網路討論,其中以蔡依林的《PLAY我呸》為例,因為「呸」字在中國的審查中屬於特殊字眼,因此歌詞中出現的「呸」字都以「Play」作爲替代,此外歌詞內容中提及到「浪蕩」、「裝逼」、「豐乳」、「肥臀」等的歌詞都被重新改寫過,節目播出後也出現一些討論聲量。 對於節目製作而言,要「找到」一首已經紅的歌比較容易還是「製作」一首會紅的歌比較容易?想當然一定是選擇一首已經紅的歌比較容易,一首歌的生成從作詞作曲到後期母帶處理,必定需要經過許多的程序之後才能產生出來,重點是在經過那麼多複雜的程序之後還不能夠確保那是一首「會紅」的歌曲,因此背後所需付出的機會成本太高,在節目初期甚至到中期的舞台都很少會採取原創音樂的形式。 劣勢:版權音樂引發爭議 從上述而言,選擇購買版權音樂似乎是相對來說省時又省力,還有一定流量保證的好選擇,但其所需付出的是高額的版權購買費用,也因此產生了有關音樂版權的爭議,以同為青春有你2第一次公演的表演曲目《戀愛循環》為例,許多觀眾表示自己在節目播出過後再觀看時便只剩下畫面而失去了聲音,還一度有網友戲謔地說節目組是只有買一天的版權嗎?但事實是節目組尚未和版權持有方協商完成,才會導致這樣的情形。 除此之外,也有訓練生在節目中透露出自己的公司為了她的初評級舞台買下了歌曲的版權,這件事透露出的驚人事實是初評級舞台的歌曲版權並非節目組所承擔,也就是說一位公司的訓練生要到選秀節目參與評選,如果選用的歌曲必須購買版權得由自家公司承擔其費用,此事件一出現當然也引起許多的討論,其中不乏許多關於音樂版權和購買版權的責任及歸屬。 但是也有打破以上所述限制的情形:包括選擇舊歌或冷門歌曲買版權重新編曲翻唱、與訓練生合作導師的歌曲、以及導師透過與訓練生合作在節目上露出新歌等,以下筆者將做間單的分析及介紹。 首先是購買舊歌或冷門歌曲版權做重新編曲和翻唱,這個做法當然就有一定程度的風險是無法透過歌曲本身帶動流量,但若是成功的話便是使用較少的版權購買費締造出高流量,算是十分高風險的投資行為,在此舉例的是騰訊視頻製作的創造101,節目第六期公演的其中一首曲目是孫燕姿於2007年發行專輯中的《逆光》,在經由訓練生陳芳語等人重新演繹後,在YouTube上觀看數高達388萬次,甚至是騰訊視頻的YouTube頻道中排名第12名的熱門影片。 在選秀節目中的亮點之一其實還包括節目請來的導師,如果說購買熱門音樂版權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流量,那若能直接和導師合作其熱門歌曲,想必能帶來極高的關注度,例如在青春有你第一季中的導師合作舞台便是由導師蔡依林和訓練生合作其最新專輯中的主打歌《怪美的》同樣為節目帶來不少的熱潮與討論,最後是導師透過合作舞台將新歌露出,導師可以為自己尚未發表的新歌做一個極佳的宣傳,但狹帶的風險是訓練生的表現可能會影響到觀眾對於新歌的第一印象,在此舉例的是青春有你2導師合作舞台中,蔡徐坤與訓練生合作的《情人》雖然也引發一些關於表演主角應為訓練生的爭論,但整體而言帶來不錯的聲量,影片在YouTube上也有高達450萬次觀看數。 總結來說,節目製作當然是以流量作為首要考量因素,但音樂選擇背後還涉及許多關於版權和成本等因素的權衡,在多方思慮之下也創造出其他綜合呈現的方式,偶像選秀節目也因這些可能出現的創新與衝突炒熱節目的熱度。
  • 投書 從滴妹看網紅自創品牌盛行的利弊

    2020.05.25 | 08:48

    從《再睡五分鐘》看網紅自創品牌盛行的利弊 許守成/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學生 網紅YouTuber滴妹在今年開始經營起自創品牌《再睡五分鐘》飲料店,由於原本在網路上就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今年愚人節時又成功創造話題,以至於在飲料店開店前就引起許多人的好奇心和討論,在開店過後更是吸引大批人潮排隊,但網紅自創品牌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的呢?這樣的經營模式又有什麼利弊?   提到網紅自創的食物品牌就不得不提以美食大胃王聞名的YouTuber千千在2018年底推出的千拌麵,以及以開箱各式食物為主的YouTuber古娃娃在2019年創立的曲奇餅乾品牌,究竟網紅自創品牌有什麼商機,讓這麼多的網紅趨之若鶩地開始經營起自己的品牌呢?   滴妹自帶高流量創造各種優勢 滴妹目前在YouTube上擁有高達137萬的訂閱數,在台灣YouTube訂閱數排行名列前茅,每部影片的平均觀看人數也高達62萬上下,另外在instagram上也有將近80萬的粉絲數量,這樣子的高人氣以及平時塑造的正面形象,讓與其合作的廠商能夠省下相當程度的行銷宣傳費用。重要的是,滴妹所擁有的不僅僅只是自身經營的媒體流量,她的哥哥阿滴更是台灣YouTube訂閱數高達260萬的知名網紅,因此在《再睡五分鐘》開店後也積極參與宣傳飲料店的行動,其他網紅朋友的開箱或試喝也都成為其行銷的流量,如此一來還可以透過影片結合其形象提高顧客對於該產品的信心,從與其他產品業務配合到行銷自創品牌,這樣的手法或許對消費者來說更具有品質上的保障。   個人形象的結合締造高附加價值 滴妹平時在頻道經營的形象是相當正面的,能夠創建的品牌與產品有那麼多選擇,為何手搖飲料成為其自創品牌的開端呢?作為滴妹的長期粉絲,滴妹和手搖飲料的形象連結最早是來自於2016年的拍攝的《50 Facts About Crown》這部影片,影片中提及滴妹對於全糖飲料的愛好,也從此讓觀眾產生對於兩者間的關係連結。此外,滴妹一開始是在阿滴的頻道《阿滴英文》中出現,後來於2017年開始認真經營自己的個人頻道,從頻道創建以來一共有13部關於飲料主題的影片,由此可以看出兩者的關聯性有多深。滴妹在網路上給人的印象一直是以親民、活潑開朗等正面的評價,讓其粉絲對她的自創品牌擁有高度信心,所以網紅產品所賣的不僅僅只是產品本身而已,協同創建品牌的網紅,產品能夠獲得更高的附加價值,間單來說就像是藝人的簽名唱片般,許多紛絲及消費者都願意花費高一點的金額購買其產品。   創造持續性的收益 就如同許多網紅時常提及這樣的,網紅這種職業的工作收入是相對來說是較不穩定的,所以創建屬於自己的品牌是一個具有一定穩定度的收入來源,如我們都知道的分散風險概念,此外,大多數網紅的收入來源除了YouTube的廣告收益之外,就是接「業配」了,所謂的業配指的是和其他廠商進行業務合作,透過拍攝影片等方式將商品結合進影片中,根據「2020 全球自媒體行銷趨勢洞察報告」廠商能夠透過這一次性的業配而締造將近6倍的媒體價值,但是參與業配的網紅僅能夠得到一次性的收益,如果網紅能夠創造自己的品牌,便能夠讓販賣產品所得到的收益持續性地產生。   可能出現的風險和隱憂 雖然網紅們自創品牌看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其實也隱含著許多潛在的風險,首先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對於其專業度的質疑,雖然大多數網紅都會結合其興趣或形象來創建品牌,但他們畢竟不是那個產業的專業人員,許多人不免會對其抱持著不夠專業的觀感,從《再睡五分鐘》開店過後就一直不斷有網友提出類似的討論聲浪看來,當網紅跳脫出粉絲的同溫層後勢必要面對更多的與論壓力。此外,自創品牌後就等同於將品牌和自身連結起來,一但產品出事,網紅的形象勢必也會受到波及,對此,網紅必須有相當程度的心理準備,最後是關於如何創造品牌後續的持續曝光將成為一大挑戰,自創品牌原先就是利用其自帶流量而可以省去許多行銷或是廣告的費用,但是當宣傳期過後,總不能還是不斷在拍關於自己產品的影片,因為這樣的行為不免會造成粉絲反感,同時也可能失去接到同類型商品的業配機會,要如何持續為品牌帶來曝光?例如持續推出新品項或是舉辦相關系列活動等可能是網紅後續必須思考的問題。   總結來說,自創品牌將成為未來網紅發展的趨勢與走向,自媒體的產生讓擁有者能夠向大眾積極地推銷自己,同時也讓擁有者的一舉一動能被輕易地被串連起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紅要如何運用自媒體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仍必須好好地思量一番。   參考資料連結:https://www.influencer-academy.jp/blog/influencer-marketing-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