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王孟婕/清華大學通識中心自主學習小組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王孟婕/清華大學通識中心自主學習小組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石油之外 難民問題之於台灣也並非遙不可及

    2020.12.23 | 20:00

          疫情自全球流行之時,我們都不會忘記那就像是在坐雲霄飛車的國際原油價格。因疫情停擺的經濟,甚至讓原油期貨落入賠錢送人還沒有人要的境地。身在台灣的我們,也深切體會到那許久未曾出現也令人想不到的石油價格。我們都受到如此貼近生活的影響,更不用說以石油為經濟命脈的中東產油國。中東與台灣的關係,我們常常只關心到石油這方面,但筆者認為,中東難民問題,不僅是歐洲國家該面對,尤其現今中東地區因疫情嚴重,為原本的混亂更添上一層陰影,台灣更要好好關注難民議題。       從地緣上來看,中東是歐亞大陸的中樞,也就不可避免地,成為宗教、政治、民族等因素交會與衝突之地。在二十世紀初,石油能源等同於黃金,同時具有經濟與戰略價值,而蘊藏大量石油的阿拉伯半島也因此成為冷戰下美蘇爭奪的戰場之一。延續至今,美俄兩國透過中東第三方國家相互矛盾與不和的角力也從未停歇,造成現今中東混亂與不穩定的局面。戰爭的恐懼與死亡的陰影是日常,出逃成為平民百姓唯一的路。       歐洲國家處理戰爭難民問題面臨兩難的情況,並不是新鮮事。歐洲國家秉持著民主自由的信念與人權的精神,儘管有不少疑慮,收容難民並不是令人如此抗拒。但無止境的難民與近年多起與難民或異教徒相關的恐怖攻擊事件,引起更大的質疑與反對聲音。如此看來,台灣沒有接收難民的問題,好像並不是我們應該擔憂的事。但類似的情況在香港反送中事件中發生過。在今年春夏之際,港版國安法通過,以及後續對異議分子的逮捕行動,也促使台灣一度有風聲將制定難民法,不過後續卻不了了之。筆者認為,比起作為收容者的一方,反送中事件對台灣人民造成的影響是強烈的「芒果乾(亡國感)」。     兩岸爭鋒相對,在疫情下越演越烈,而香港反送中給我們的衝擊又是如此清晰,戰爭一詞更頻繁地被使用,可是我們不能輕易地說戰爭。戰爭摧毀生命之駭人,我們在中東的歷史與現在,看見無數雖然遙遠卻也是令人心碎的事實。但不能否認的,我們在成為政治難民之前,全球化讓我們先成為氣候難民。借鏡於疫情下,更多中東人民迫不得已成為難民的情況,其中大一部分也歸因於政府。台灣作為國際舞台上的小國,應該謹慎與彈性地轉圜各種事,是我們必然自中東加劇的難民問題中,更要能深刻發覺與警惕。
  • 投書 美國大選之後 我們都有許多挑戰須面對

    2020.11.17 | 18:16

          雙方糾纏數日,跌宕的選情看得人心也跟著起伏,歷經數日,終於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跨過當選門檻,成為這次美國大選的勝者,也粉碎了川普逆轉的連任之路。因為四年前的結果,如今當年的美國人得償所願,但前途仍有重重挑戰還須面對。       首先便是來自現任總統川普的重新計票要求,以及特別是似乎強硬不讓位的態度,讓明年白宮順利地移轉權力出現了不確定性。再者,這次民調結果與實際大選結果一致,但仔細看,拜登僅以微小差距擊敗川普,這與當初預測或民調並不一致。民調之失準[1],總的來看,並不影響結果,但卻顯示民調與社會科學的發展,和事實還是有相當大的誤差。不論是民調或餅乾店銷量[2],都有某種代表性,但我們生活本身就存在許多變數,要使用科學方法去量化處理並進一步達成精準預測並操控的程度,是不可能的。科學方法能夠處理的變數與複雜數據的能力會不斷進化,但還是有許多關於人而無法量化或用邏輯去推演的變數。社會科學還有好一段路要走。       這也與今年大選前熱門議題相關:假訊息。有數據顯示,美國大選期間假新聞更加氾濫[3],加上之前過於驚駭人心的經驗,讓選前美國也是做足準備,媒體,諸如臉書與推特等美國國民頻繁使用的平台,對訊息的審查更是嚴密審查。這次,相比四年前,可以更清楚看見美國假訊息如何地傳播氾濫,這也使我們意識到,也許劍橋分析與通俄門並沒有離我們而去。       今年美國大選的民調也許只是大數據分析的失準,資料蒐集的誤差過大,可這也提供民調方法改進的方向。我們該喜,因為我們發現社會科學的問題而得以使之繼續發展,又或該憂,因為我們不知暗潮湧動的假訊息造成的影響有多大多廣。而回頭來看,作為全世界遭受最多網路攻擊與假新聞訊息的台灣[4],我們也應該從此次美國大選中更加警惕與自覺,該如何處理假新聞,甚至提前做好防範。   [1] 〈美國大選民調再失準 隱性川普支持者成關鍵〉,聯合新聞網,2020/11/12,https://udn.com/news/story/121687/4993275。 [2] 〈打臉各家民調 賓州餅乾界章魚哥預測川普獲勝〉,中央社,2020/10/29,https://project.cna.com.tw/20201005-USelection/202010280023。 [3] 〈2020美國總統大選 本土假訊息超越俄羅斯干預〉,中央社,2020/10/26,https://project.cna.com.tw/20201005-USelection/202010260249。 [4] 〈打擊假訊息 外交政策:西方國家應向台灣學習〉,中央社,2020/11/12,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112003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