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陳秉楠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陳秉楠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平等、尊嚴回應習近平 賴總統「歐戰勝利紀念日」演說

    2025.05.10 | 20:05

           賴清德總統5/8在具有歷史意義的臺北賓館,是站在台灣土地上,首次以總統的高度,向全世界藉由紀念歐戰勝利80週年,堅定表達台灣結合盟友反侵略的立場。賴總統在演說中回顧盟國在二戰初期忽視軸心國野心所造成的後果,以及同盟國團結一致,守護民主的成就。       賴總統的演說,借古鑑今,藉由回顧二戰歐洲反侵略勝利的歷史,指出台灣與歐洲皆面臨威脅。台灣面對來自北京的威脅,歐洲則面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賴總統呼籲歐洲、全球民主國家團結,在侵略野心萌芽時就加以杜絕,並強調守護臺灣民主,也是守護全球民主。       賴總統演說的時機點,剛好《經濟學人》專題報導,探討臺灣的嚴峻考驗,以及川普對臺政策可能的變化與造成的影響。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訪俄羅斯前,投書俄媒,重申北京對台灣的錯誤立場,以及將結盟「俄羅斯」對抗新納粹。賴清德總統的此番談話,可以說是不亢不卑,在平等尊嚴上,隔空回應習近平的「新納粹說」,並且在國際間,為台灣發聲,表達我國立場。       對比在野國民黨的黨主席朱立倫,因引喻失義,錯誤類比納粹,遭德、以等各國駐台代表譴責,並且深陷與習近平「新納粹」說同聲同氣的質疑裡。此事件凸顯朱立倫似缺乏自主性,恐淪附和北京觀點的戲偶。反之,賴總統歐戰勝利日紀念演說,可以說在國際媒體關注台灣之際,適時展現台灣的反侵略立場,主動奪回話語權,並且藉由回顧二戰同盟國團結對抗軸心國的歷史,暗示台灣面對北京的各式威脅,不畏戰、不求戰,但會尋求民主盟友,堅決反抗任何侵略的立場。       賴總統的演說,不僅回應習近平,華府層峰也應該有聽見。《紐約時報》就分析習近平訪問莫斯科與普丁會談。認為將削弱中國拉攏歐洲對抗美國的努力。眾所周知,中國為了彌補與對美貿易戰的經濟成長壓力,中國正試圖修復與歐洲的關係。       賴總統透過台版歐戰勝利日演說,主動在對的時機點上出擊,而非被動回應,因應局勢與國內外各種考驗,走出有別於前任許多總統的道路。
  • 投書 白狼張安樂 有可能進立法院?

    2024.01.07 | 17:14

    白狼張安樂有可能進立法院!統促黨推10人大軍選立委 張安樂列不分區名單中華統一促進黨,已經是被各媒體認證的親中共,立場非常傾統一的政黨。統促黨這屆推出10人參選立委,2022九合一大選掛統促黨,有二人當選基層公務人員。統促黨在打什麼算盤?除了利用民主制度的弱點,在還沒有趨嚴修法反滲透法與國安法,這樣的極度統一立場的政黨,得以利用制度的漏洞,獲得政權影響力。依目前法規:政黨票達2%:往後3屆立法委員選舉,取得提名不分區立法委員權利。政黨票達3%:未來4年可獲得政黨補助款,每年每票補貼新台幣50元。政黨票達5%:獲得不分區立委席次分配資格。另外,下次總統、副總統選舉得直接推薦候選人。以上一屆政黨票得票率為例,其分配到的不分區席次依序如下:民進黨(33.98%)13席國民黨(33.36%)13席民眾黨(11.22%)5席時代力量(7.75%)3席而統促黨最有可能達成的目標是「政黨票達1%」:個人與營利事業對該政黨的政治獻金可列舉所得稅扣除額。一個傾中政黨,有沒有可能透過各種檢調難以追查的管道政治獻金?加上檢調起訴曠日廢時,以這樣的方式錢洗進來、養大的極統的傾中政黨,逐步透過台灣民主制度的漏洞,對台灣的主權,蠶食鯨吞。以下是統促黨立委提名名單。 中華統一促進黨不分區4人名單:1.丁炳仁(男)、2.黃妙如(女)、3.肖云霞(女)、4.張安樂(男)。台北第2選區郭啟源(男/中華統一促進黨)新北第1選區翁藤原(男/中華統一促進黨)第2選區何淯笙(男/中華統一促進黨)桃園第2選區陳志豪(男/中華統一促進黨)台中第5選區林澤培(女/中華統一促進黨)第6選舉區黃千庭(女/中華統一促進黨)臺南市第1選舉區林芳竹(女/中華統一促進黨)彰化縣第3選舉區桂麗娜(女/中華統一促進黨)雲林縣第1選舉區郭炳宏(男/中華統一促進黨)屏東縣第1選舉區李孟翰(男/中華統一促進黨) 
  • 投書 中央、地方積極因應 安全駛入防疫與經濟並重的深水區

    2020.04.10 | 20:08

    中央、地方積極因應,安全駛入防疫與經濟並重的深水區      歐美各國疫情慘重,防疫優先,紓困也成重點。台灣防疫上半場分數領先,下半場除了防疫不破功,在積極面,振興經濟與產業升級並進;消極面是紓困疫情而休克的產業,降低無薪假與失業率。        防疫與經濟的動態修正,因應疫情再平衡,本來就很「藝術」。差別在於藝術沒做好不會出大事,而防疫和經濟的動態平衡,若沒做好,疫情擴散與失業飆升不說,甚至還會造成人民病死與餓死。             台灣民眾大概希望有很明確的規範可以遵守,希望面對疫情,一切依然井然有序,反對黨除了抨擊口罩諸多政策,也抨擊遠距教學、疾病名稱污名化、指責總統挑釁中國、示範如何炸口罩,就是看不到反對黨提出建設性的批評,或胼手胝足,共護台灣。看看各大國,哪一個國家可以拍胸脯,說自己的施政,面對疫情,可以一勞永逸?其實,都是摸石頭過河。             如果台灣防疫真的走在各國之前,那麼我們台灣就正在示範,如何跋涉防疫與經濟並重的深水區。消極面,除了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已經進行如火如荼的紓困作業外,台南市長黃偉哲也在節目上指出,銀行端雨天收傘的情況還是普遍,希望紓困可以真正落實,做企業以及就業的及時雨。   大南方大發展計畫           積極面,台灣如何在延緩疫情衝擊經濟前,抓緊全球產業佈局的時間差,做好擴大佈局,產業升級?舉例來說,中央政府提出「大南方大發展計畫」,以振興經濟擴大內需,帶動產業升級轉型。這一波計畫的重點在於: 一、融資支撐企業。 二、擴大公共建設。 三、擴大公共服務。 具體而言,若以台南沙崙綠能科學城為例,這園區的設置希望用產業聚落帶動發展,在園區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綠能產業裡所需要電子零組件、電力燃氣供應、電力設備製造,與園區內的智能駕駛產業,所需要的運具零件、汽車零件、車控電腦,就能帶動數位軟體業、電腦、塑膠、金屬製造業等,使上下游產業鏈得以相互連結,創造就業與其他相應的服務業進駐。   國際經驗,在地應用         園區開發所牽涉的環境倫理,可以參考國際經驗。像德國西部魯爾工業區的大城埃森(Essen),原本是空氣和河流遭嚴重污染的鋼鐵和煤礦城,近年來努力進行環境整治與產業再造,生活品質得到大幅改善,獲選為2017年歐洲綠色首都。他們推動全民能源轉型(沼電、太陽能、風電),一開始就規劃時就提出「污染整治」的觀念,並且立特別法,成立污染整治局,針對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污染,都有規定:噪音、飛安、國防、氣象、環保、古蹟等各層面影響評估,這樣發展近三十年下來,研究發現綠能產業的周邊區域,地力及生態逐漸恢復,進入新工業與環境、人文的正向循環。         高雄、台南園區開發與周遭有機農業的處理模式比較                    同樣是,科學園區開發遇到有機農業業者的情況,高雄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根據南科管理局4月6日在橋頭區公舉辦的二階環境影響評估公開說明會,目前決議的趨勢是徵收「中崎有機專區」有機濃業者的30多公頃承租土地,請高市府幫有機農業者申請補償,並請台糖另尋土地讓有機農業業者承租。             台南沙崙綠能產業園區開發也一樣遇到類似的問題,但與高雄的作法不同,是將不同意徵收者劃出計畫區外。台南經發局局長陳凱凌表示,未來園區規劃時將排除有機農業耕作承租範圍,並在園區劃設20公尺寬之緩衝綠帶或隔離設施,而且園區綠地公園維護等亦保證不會使用有害之農藥及定期做土壤、地下水檢測,工業區開發不影響毗鄰農地之有機農業使用,希望能讓生態永續與產業發展能共創雙贏,而非單方攻訐,走向零和的局面。             再比較,一樣是台南的麻豆工業區,目前還在規劃階段,尚無上述園區類似問題,目前似乎走得順風順水。台南市長黃偉哲高度重視,立委郭國文也爭取將其納入中央的「大南方大發展計畫」。該地區也有台南港漧農場處於低地易淹水的問題,其實都能依預先調查、規劃克服。例如,台南地政局主任秘書陳顯道指出,因麻豆工業區為易淹水區,因此加強區內整地填土與基盤設施,提升防洪標準、建立全區下水道系統,配合水利局整治工程,規劃5公頃公園廣場兼滯洪池,塑造廠區兼生態優良環境。    產業與環保勢必整合,縮短學習曲線                   綜合上述,21世紀的產業發展的趨勢,就是環境倫理一開始就規劃入園區的設計之中,才不會將無形的成本,不斷要求未來世代來償付。環境倫理嵌合入資本主義運作的邏輯當中,工業產品從一開始的設計,用什麼材質適合回收,也適合量產,就已經把後續的回收產業,也整合進去,目前的汽車生產製造與報廢回收,就是如此。這條學習曲線,從汽車發明到現在完整的回收產業鏈,至少花了100年。國際局勢詭譎,台灣或許沒辦法等這麼久。        我們必須將環境倫理與園區開發高度整合,並縮短學習曲線,激發對21世紀新工業的想像力與執行力,把握住台灣疫情相對緩和時間差,進入台灣產業的下一階段吧!
  • 投書 殯喪業者對疑似感染武漢肺炎遺體的管理疑慮 有關單位要回應

    2020.04.08 | 16:18

    問題環節:一月底以來,台灣防疫超前部署,防疫上半場,台灣在在政府有關單位領導下,防疫可圈可點,下半場,就是看政府如何帶領全民走過防疫與經濟兩全的深水區。 殯喪業者其實也在防疫的第一線。目前依據疾管署1月27日所發佈的指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感染管制措施指引_遺體處理〉,第十五「屍體處理」總共有七項指引,如下:(一) 由於剛過世病人可能從肺部排出的少量空氣,而有導致感染的微量風險,所以屍體移至推床運送到太平間的過程中,應使用完全密封於非滲透性的雙層屍袋,並應慎防體液滲漏,屍袋外側應保持清潔。 (二) 工作人員應穿戴個人防護裝備,包括高效過濾口罩、拋棄式防水長袖隔離衣和手套等,並於脫除後執行手部衛生;同時可採取適當的面部防護(例如護目鏡或面罩),以防受到噴濺。 (三) 若屍袋表面有髒污,應以 1:10 的稀釋漂白水(5000ppm)抹拭。 (四) 應儘量減少搬運、處理遺體之工作人員。(五) 在醫院太平間,不建議打開屍袋瞻仰遺容、清洗遺體和進行入殮準備,也不建議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因為血液中可能存在病毒;遺體應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儘速火化或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深埋。 (六) 太平間的工作人員和禮儀師必須被告知有生物危害風險。(七) 如果需要進行驗屍,應採用較安全的技術(例如,避免使用動力工具),並佩戴全套的個人防護裝備,必要時須在高安全性的驗屍房進行驗屍。  可以看出以上指引的目的,在於降低甚至滅絕屍體上殘存病毒感染的風險。筆者與殯喪業者都很清楚屍體不會「主動」飛沫傳染病毒,但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研究發現,COVID-19病毒可於塑膠和不鏽鋼表面,分別存活長達72小時和48小時,在「氣溶膠」(Aerosol)環境下可持續存活3小時,所以,殯喪業者確實有遵守上述指引的必要。實務上,殯喪業者會盡力遵守這些指引,以保護自己與他人,但是目前法規沒有強制規定「死亡證明書」等文件上,要揭露死者的死因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導致殯喪業者無從判斷,造成作業實務上的困難。殯喪業者往往只戴了口罩、手套,到了太平間只能從其他蛛絲馬跡,來判定死者的死因。試問,在未清楚揭露死者死因之前,殯喪業者如何確實遵守前述指引?當家屬想要瞻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死者遺容,或有其他提高感染風險的作業要求,殯喪業者如何與家屬溝通? SARS期間,由於當時定位成法定傳染病,所以遺產要24小時內火化,目前因為台灣疫情屬於穩定的狀態,死亡人數低,所以沒有24小時內火化的規定。但是否能請當局規定「死亡證明書」等文件,揭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死因,讓殯喪業者在第一線執行業務時,可以判斷並遵守防疫工作指引。(圖說:某死亡案例診斷證明書。只知道「病毒性肺炎」,但並不清楚是否為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