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已是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古茂和(Mirko Kruppa)的第5外語,學英文、法文、俄文與西班牙文等多國語言的他以自己經驗,談與法國在台協會共同推動的多語主義,強調學習新的語言能開拓新的經驗與視野,也更能增加未來的機會,是對於自己的投資;而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對不同國家的文化、態度能有所理解。

古茂和今(20)日在新頭殼「開放編輯室」中,談到自己的多語經驗。他說,在學完英法語言後,學校開設俄文課,他也把握前往俄國當交換學生的機會,多認識、喜歡俄國這個國家,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去學俄文。

古茂和表示,對於需要學習新事物的年輕人而言,越早開始學語言越好;以他自己為例,雖然之前會覺得俄國很遠、俄文很難學,但是學習俄文、增加對當地的了解後,也為自己開拓新視野。

古茂和觀察,台灣教育部雖然已經嘗試推動第2外語教育,但因為中央考試不需要第2外語,台灣師生便較不重視。他與法國在台協會同事討論後,決定先拍攝名人第2外語經驗的短片,說明第2外語經驗如何影響他們日後的發展。

比較台灣與歐盟對於多語教育的思考,古茂和分析原因,除了教育制度支援,其他原因則來自需求面。他說,在歐洲不會說英文就很難找到工作,所以有許多地方從小學就開始學英文。第2外語則受到不同地區的影響,特別是歐洲是個多語言的地區,在德國,靠近法國的地區就會將法文列為第2外語,這與使用機會有關,一些較小的國家,甚至還會有第3、4外語的政策。

古茂和補充,有越來越多企業需要多語人才,且不只是語言,對於該國情勢與文化的理解也是相當重要的。學習第2外語未必強調精通才算是學好,只要有一點了解,就可能會為自己開創新視野。

德國在台協會在台灣的其他工作,主要在加強德台在語言、教育以至經濟研究等方面的關係,而不受政治與邦交等因素影響。古茂和說,協會目標在於增強交流,但因為2國的想法與作法不同,所以雖然有共同議題可以合作,有時在台灣未必能找到對應單位。以德國著手推動40年的能源政策為例,台灣具體狀況與德國不同,未必要完全移植德國的作法,但參考德國在相關議題如何處理、設置何種單位,也能有助於思考共同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