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環保組織創辦人劉永龍說,曾有歐洲酒商想在中國市場推動酒吧禁用塑膠吸管,後來無疾而終。他認為最好都不要用吸管,即使喝珍珠奶茶,店家也可以用碗裝搭配湯匙

劉永龍是大陸唯一關注海洋垃圾問題的非政府組織「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創辦人,這個組織重點工作是監測海洋汙染並減少海洋垃圾,所以也推動限塑環保。

他告訴中央社記者,去年有一家歐洲酒商來找他談,希望能在中國市場推動限用塑膠吸管。

這家企業因為關注吸管使用的問題,希望能做點事情。由於要影響終端消費者太困難,當時的規劃是從酒吧通路著手,但整個案子最後因這家企業自己內部的原因,後來雙方沒有繼續推行。

在台灣,環保署推出限塑政策,明年7月起4大公共場所將不得提供內用者一次用塑膠吸管。

劉永龍說,限用塑膠吸管是正確的事,也希望大陸有一天能推動,但他無法預期這需要多久,「這個社會不是正確的事就一定能做下去,還有人性的因素」。

劉永龍的背包裡,就有一支贈送的不鏽鋼吸管,但他從來沒有用過,並認為清洗會有點困擾。

他的選擇是:根本不用吸管。「一個東西如果不好,就乾脆不要用,因為吸管不是必需品」。他也不主張用其他材質做成吸管,因為替代方案有可能造成更高的社會成本,推行也可能有困難。

被問及喝珍珠奶茶怎麼辦時,他說,贊成使用湯匙,「而且店家最好用碗裝,不要用高杯子」。他認為這與上海的小湯圓型態類似,只是上海人習慣把小湯圓看作是湯品,所以用碗裝,用湯匙吃時也方便。

劉永龍說,從某些方面來說,環保本身就是會和人性及市場機制抵觸,因為人都喜歡便利享受,所以才有了吸管,市場機制也反映了這一面。但是當生活品質的提高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的長期目標有衝突時,需要個體去放棄一些利益,對集體目標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