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在1950、60年代「大躍進」時期,全國各地為了響應毛澤東等領導人「超英趕美」等不切實際的政治號召,紛紛虛報假報各項農作物和工業產量,終至牛皮戳破而一發不可收拾,在那一窮二白的年代,甚至釀成歷史上慘絕人寰的大飢荒慘劇。半個世紀早已過去,在中國經濟崛起且可望再過不久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沒想到類似經濟指標灌水的歪風重現,輿論深深感到無法置信。

根據法廣(RFI)的報導,中國的經濟數據真實程度有多高一直令外界困惑,儘管北京三令五申,下面瞞天過海的現象遠遠沒有杜絕。中國媒體周日報導,繼東三省之後,內蒙古也揭出經濟數據造假,灌水嚴重,「水分之大,令人驚訝!」

報導指出,內蒙古官方日前「自爆」財政和經濟數據大幅造假,2016年工業增加值灌水四成,假帳達人民幣2900億元,相當於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當年的GDP總量。

香港《星島日報》周日也報導說,未知即將公布的內蒙古地區的GDP毛額是否會斷崖式下跌,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先前也承認財政數據造假,結果驚人。

報導指出,中國東三省「數據注水」現象廣為外界所知,據中國媒體報導,北京派巡視組2014年查處問題後的第二年,三省的GDP總量「斷崖式」急跌,全中國墊底。

2015年12月新華社一則報導說,東北三省經濟數據造假十分誇張,有些縣區的經濟規模居然「趕超」香港。三省的GDP增速、消費和進出口數據都遭「大水漫灌」。2016年,北京巡視組對遼寧「回頭看」,遼寧從增長省成為中國當時唯一的負增長省。2017年,遼寧省政府公開承認該省轄市、縣連續四年存在數據造假。

中國媒體周日報導,內蒙古經財政部門反覆核算,應調減全區2016年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佔總量的26.3%,應核減2016年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佔全區工業增加值的40%。

對於內蒙古發生的這種瞞天過海的欺騙行為,新華社報導的時候選擇了一個「正面角度」,稱這是「自治區黨委自爆家醜」,應該「為這樣勇於擔當、實事求是的作風點贊」。

報導指出,內蒙古造假現象絕不偶然。《新京報》報導,「從全國來看,無論是GDP注水,還是財政收入虛增空轉,都難言是個別地方的特有現象」,該報僅舉雲南、湖南、吉林、重慶4個省份的10個市縣去年12月跟蹤審計後暴露出虛增的財政收入就達到15.49億元。

報導說,從目前來看,內蒙古經濟注水很難說只是「微乎其微」,因為之前承認經濟數據造假的遼寧,也僅表示部分區縣「摻水」20%至30%,而內蒙古給出的數字是「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注水了40%」。

根據官方統計,內蒙古2016年GDP總量超過1.8萬億,在中國31個省區市排名第16,GDP增速7%,排名24。官方稱,內蒙古2016年全區GDP未來將相應核減,這意味着即將公布的2017年GDP數據可能會有較大變化。據報導,內蒙古從2017年開始,不再下達財政收入增長任務。

法廣質疑,為什麼多個省份連連出現數據造假,《新京報》認為,地方經濟數據造假的原因和動力,根本上仍然是「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畸形考核機制的產物。

「大躍進」時期,全國各地為了響應毛澤東等領導人「超英趕美」等不切實際的政治號召,紛紛虛報假報各項農作物和工業產量,終至牛皮戳破而一發不可收拾(二)。   圖:翻攝自Youtube

「大躍進」時期,全國各地為了響應毛澤東等領導人「超英趕美」等不切實際的政治號召,紛紛虛報假報各項農作物和工業產量,終至牛皮戳破而一發不可收拾(三)。   圖:翻攝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