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會今(12)天將討論《最低工資法》並進行三讀程序,工鬥團體上午於立法院前舉行記者會,痛批這次的法案版本形同「把現況當政績」,所有指標都只是參考用,保障勞工最低薪資的核心條文均未入法,可說是「騙選票」的行徑。

現行最低薪資調整是依據《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法律位階僅是行政命令,「原則上」每年第3季審議,僅羅列7類數據「應蒐集並研究之」,基本工資未必每年能調升。蔡英文總統2016年提出訂定《最低工資法》政見,將行政命令提升至法律,草案卻延宕7年才送進立院審議。

現正最夯:要伊朗至高領袖認清現實 川普:是我饒他一命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朱梅雪批評,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給過工鬥團體承諾,會通過《最低工資法》來保障勞工。但如今也僅只把「審議辦法」改成「法令」,實質內容規範與現況無異。她指出,台灣在1992年的薪資還能與GDP一起成長,當時理工科畢業生薪水落在2.8萬到3.6萬,但現在理工科畢業的年輕人月薪也才3萬,足足倒退20、30年。低薪讓勞工為家計不得不加班,台灣也因此成為過勞島嶼。

她強調,過往民進黨立委范雲、國民黨立委徐志榮、廖國棟、台北市長蔣萬安、時代力量、民眾黨團都曾提出「最低工資調整幅度不應低於重要民生物價指數或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的漲幅,且不得低於前一年最低工資」的條文草案,這才是《最低工資法》應有的核心條文。

朱梅雪認為,民進黨政府完全執政,如果有心照顧勞工,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但現在大環境對民進黨政府不利,所以民進黨政府企圖倉促通過法案,又要來騙我們的選票。執政前說「勞工是心中最軟的一塊」,執政後卻發現「財團才是心中的最愛」。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周聖凱表示,這次高機率會通過的條文中,僅載明「應參採」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得參採」國家經濟發展情況等10個指標,都表明這些指標「全部都是參考用」,此舉無異於詐欺台灣勞工,把現況作為政績。應該要明確規定,工資調幅不得低於消費者消費者物價指數,才能實質改善勞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