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17 日就俄烏戰爭等的罪名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發出逮捕令,同日,克里姆林宮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 20 至 23 日訪俄,屆時兩大專制領導人並將單獨會晤。對此,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分析指出,隨著習近平意識到中國在全球的重要性日益增強,並置身俄烏戰爭的中心,努力將自己描繪成一個可以為這場戰爭降溫的調解人,其意圖為聯俄尋求削弱美國在地緣政治上的優勢地位,並稱此行是中國至今挺俄「最露骨的展現」。

報導指出,習近平將自己塑造成全球政治家,屢次強調過去曾幫助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促成恢復外交關係的協議,同時讚揚「中國方案和智慧」在解決世界最大安全挑戰方面的優點。現在,習近平努力將自己描繪成一個可以為俄烏戰爭降溫的調解人。

報導提到,習近平下週與普丁會面後,預計隨後或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通電話。中國已經提出了和平解決方案,但沒有涉及俄羅斯軍隊是否撤軍等重要細節。而鑑於北京從未譴責俄國入侵一舉,並重複克里姆林宮關於戰爭是由北約(NATO)擴張挑起的說法,且習近平的目標和利益相互衝突,西方普遍對他的意圖存疑。

俄烏兩國都將中國視為潛在的變革力量,有足夠的影響力打破僵局,尤其若中國在替莫斯科嚴重耗盡的武器庫方面發揮更直接的作用,就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戰況。而加入戰爭的紛爭並試圖透過自身大國的影響力實現和平可以幫助習近平實現他最緊迫的需求之一:「修復北京與歐洲的關係」,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的目標不是俄羅斯或烏克蘭,而是西歐。且此舉有助於滿足渴望加強與北京經濟接觸的大國,包括德國和法國。

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17日指出,「現在停火實際上等於再度默許俄國征服,承認俄國試圖以武力奪取鄰國領土的企圖」。他質疑習近平與普丁的會晤是否真的是為推動和平,也重申對中國可能軍援俄國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