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立陶宛後,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也於本月11日宣布退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框架,使得「17 1」銳減為「14 1」。事實上,剩下的14國之中,除了匈牙利之外,也都與中國漸行漸遠。歐盟專家卡辛斯基(Piotr Maciej Kaczyński)稍早在《巴爾幹洞察報》(Balkan Insight)撰文分析〈中國如何失去中歐〉,指出中東歐國家看待中國的重點已經不再是實用主義與經濟利益,而是安全威脅與價值觀不合。

卡辛斯基指出,除了匈牙利外,其他中東歐國家如今對中國已經欠缺信任,甚至感到憤怒。導火線是中國對於立陶宛首都開設新的台灣貿易辦事處祭出的手段。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PISM)亞太專案負責人詩麗娜(Justyna Szczudlik)指出,事發之後中東歐國家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急速惡化。

而中國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的表現,更加劇中東歐國家對中國的不信任。儘管中國試圖模糊焦點,在中東歐國家看來,中國就是支持侵略者。

中國外交部也察覺中東歐國家的不悅,派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特使霍玉珍率團出訪該地區的8個國家,試圖改善關係。但波蘭外交部拒絕會見她,連工作層面都不想跟她談。羅馬尼亞則取消與中國之間的多項合作關係,並縮小了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也在中東歐國家陸續觸礁。

在羅馬尼亞,所有中國項目都被凍結。例如,經過七年的談判,羅馬尼亞人在 2020 年停止了與中國有關切爾納沃達核電站的討論。。

在斯洛伐克,一度被提出來討論的中國到斯洛伐克的直達貨運列車,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下文。

在波蘭,來自中國鐵路貨運雖然還在進行,但是中國先前所做的減少市場准入壁壘並增加進口等承諾並未完全兌現。

中東歐國家對中國的反感不僅表現在冷落霍玉珍的特使團,3週前中國外交部邀請了中東歐洲16國大使開會討論「16 1」問題,也只有 11 國願意出現。

卡辛斯基指出,儘管剩下的14國還沒打算隨波羅的海3國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但除了匈牙利之外的各國,對中國越來越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