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今(20)日發出警告,近期在花蓮縣富里鄉靠近山區,有機水稻田區發生了嚴重的飛蝨危害。飛蝨為稻米害蟲,會讓植株生長遲緩,也會讓稻株基部損壞。農委會表示,目前受害稻田較少面積為70-80公頃,但目前稻田全面枯萎的則已有10餘公頃!數字相當驚人。
水稻飛蝨類害蟲包括褐飛蝨、白背飛蝨和斑飛蝨三種,白背飛蝨和斑飛蝨群集於水稻中、上部吸食汁液危害,被害稻株常由基部往上黃化,降低植株之光合作用及發育,若在結穗時期被害,則穗數及稔實率明顯下降;褐飛蝨則通常於稻叢基部為害,族群密度高時可使稻株於短期內迅速枯萎倒伏,此種枯萎情況在稻田中常呈圓圈狀分布,嚴重發生時則區塊相連而成全面枯萎,俗稱「蝨燒」。
農委會指出,目前遭受飛蝨危害田區大部分為有機田,陸續出現白背飛蝨以及褐飛蝨危害,部分田區出現出現葉片乾枯、植株生長遲緩現象,稻株基部亦明顯可見若蟲、蟲蛻和煤煙症狀(黑色小斑,黴狀),受害稻田較少面積為70-80公頃,嚴重發生蝨燒的則有約10餘公頃。
農委會籲請農友於此段期間勤勞巡田,若發現平均每叢稻株有5隻飛蝨時,即刻進行防治工作,並利用以下方式減少飛蝨類害蟲:
1 平時稻田施用氮肥不宜過量
2 避免密植保持通風
3 定時排灌水皆有助於減少飛蝨類害蟲的發生。
若對蟲害防治技術或藥劑使用方面有疑問,可洽花蓮區農改場作物環境課植物保護研究室(03-8521108轉3603)
農委會今於臉書發出蟲害警告,籲請農友善用苦楝油混農皂進行防治。 圖:行政院農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