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昨(28)日媒體社論提及政府應該進行社區普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特別回應,強調在台灣疫情控制良好的情況下,目前沒有實施普篩的必要性。
指揮中心表示,經蒐集國際間執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面篩檢國家初步調查結果,多數國家篩檢方式以抗體檢測為多,篩檢陽性率大多小於10%,遠不及以群體免疫力(至少50%民眾具有抗體)形成的防護網。
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為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現任職於台大醫院。李秉穎直接點明「台灣就是不需要普篩。」他表示,普篩目的是對一個社區病毒流行情況不太了解,需要廣泛性檢查,嘗試找出沒被辨識出來的感染者,以免病毒擴散。
他指出台灣為何不需要普篩的3個原因:第一,台灣已經連續40幾天沒有本土病例,全世界沒有地方可以像台灣做到這種地步,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台灣沒有新冠病毒存在,如果有,一定是境外移入。現在重點是防堵境外移入,而非找本土感染者。
第二,主張普篩的人經常舉韓國為例子,李秉穎表示,南韓現在社區感染控制不如台灣,我們之所以能控制這麼嚴格,是因為能掌握所有接觸者,做詳細疫調,沒有讓任何病毒洩漏到社區。雖然有10個社區感染沒找到感染源,確實有漏洞,但後續沒有傳染情形,韓國是發生大規模傳染不得不採取這樣的手段,但台灣根本沒有這現象。
第三,現在所有醫護或是有高風險人士如司機、旅館業、機場從業人員有症狀就要檢驗,李秉穎以自己待的醫院為例,醫護只要有呼吸道症狀就要做核酸檢驗,幾千名醫護人員只要有一點點症狀就驗,可以說現在已經在做普遍篩檢。這樣的檢驗已經做了超過萬人,算是滿廣泛的篩檢,仍沒有找到任何潛伏感染者。再加上檢驗方法都有缺點,難以100%準確,大規模篩檢下反而會有一定比例的偽陽性,造成更多社會成本,要是再花時間為健康的人普篩,臨床上和實際經驗上都沒有意義。
指揮中心另外補充,單一時間點檢測抗體盛行率可能有偽陽性情形,導致民眾自認已具保護力而疏忽自我防護措施;抗體檢測陽性者是否具有保護力及維持時間仍待後續研究釐清,因此在有效疫苗成功發展與接種前,需藉由民眾健康行為因應疫情。有關核酸檢測的調查結果,即使在疫情嚴峻國家也僅5%以下,故在我國疫情控制良好狀況下,目前並無實施普篩之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