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教署自107年起辦理「高級中等學校原住民族學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並於今年度(108)寒假期間陸續辦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及資訊科學各梯次的培訓營。其中地球科學培訓營係委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與地球科學系團隊,今年特別移師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舉辦「原住民學生地球科學培訓營」,讓中南部的學生可就近參與,並可參訪南部的科學機構及實地接觸南部獨有的地質生態。

本次課程涵蓋天文、氣象、海洋、化石、地震及臺灣地質,在天文氣象方面,安排學員赴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高雄氣象站觀看觀測坪作業;在認識海洋方面,參觀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讓學生了解各實驗室與設備對我國在海洋研究工作上的發展。

在天文課程方面,安排光譜儀DIY,學生觀察在不同光源下的光譜譜線,並練習操作望遠鏡;另在地質課程方面,特別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王士偉博士向學生介紹各類岩石、礦物、化石,且學習如何透過顯微鏡觀察微體化石。

此外,特別安排同學到恆春半島進行地質考察,沿著獅子頭海岸一路到石珠海岸觀察各類岩層、節理、珊瑚礁與化石,也讓學生體驗地質考察該有的態度與工具的運用,以及有機會像做研究一樣於野外考察中採集標本。

營隊課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地震測報單元」,課程中介紹藉由網路平台上的資料,自己也可以分析地震波、知道所在位置的震度,學生也可以成為地震專家,並且透過本科學營活動,讓學生將地球科學基本知識轉化為素養應用在生活上,並進一步提升對地球科學的興趣。

 

 

 

學生赴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實驗室參觀海洋岩芯。   圖:國教署提供

學生在野外使用放大鏡觀察標本上的微體化石   圖:國教署提供

學生參觀高雄氣象站觀測坪   圖:國教署提供